認識憂鬱症

認識憂鬱症_wooden-gate-594188

文/莫世淳

憂鬱症不是新時代疾病,只是以前沒有這個名稱。古今中外,患憂鬱症的人不勝枚舉。現在憂鬱症更普遍了。隨著世界成為地球村,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和工作壓力愈演愈大,憂鬱症也愈見普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報告,1990年憂鬱症是世界排名第四位的疾病,預測到2020年將升至第二,僅次於心臟病。如此下去,憂鬱症很快會成為世界第一號大病。

尤幸憂鬱症不是絕症,它是可以治療的。根據美國心理健康議會(National Advisory Mental Health Council)1993年的報告說,如果獲得適當的治療,五個病人中有四個能改善;只有不求醫治才會讓情況惡化,甚至要走到自殺的地步。可惜只有不到一半的病人得到適當治療;有些人求醫,但只看家庭醫師,無法對症下藥。

徵狀
憂鬱症有哪些病徵?根據精神病診斷手冊(DSM-IV),嚴重的憂鬱症(Major Depression)至少有以下九種病徵的五種,以致社交和生活的機能都改變:

一、情緒低落:幾乎每天多半時間都心情不好,或常傷心流淚。青少年一般表現是心情暴躁,易發脾氣。
二、對各種活動失去興趣。
三、體重改變:一個月內驟升或急降百分之五。有時是食量改變,不是驟升就是劇減。兒童的表現是達不到標準體重。
四、睡眠反常:長期失眠,或成天昏睡。
五、每天焦慮不安,或行動遲鈍。
六、幾乎每天都感到十分疲倦,提不起精神。
七、常感人生沒價值,沒意義,或有不合理的,甚至是幻想出來的罪惡感。
八、思想和注意力不集中。
九、常想到死,不管有沒有實際的計劃與行動。

引發原因
憂鬱症患者年齡沒有一定。如果直系親屬中有人患憂鬱症,得病的機率就比常人高一點五至三倍。慢性身體疾病和濫用藥物,尤其是酒精或是毒品,也會使人患憂鬱症。還有就是打擊,如親愛的人去世、婚姻失敗、重要關係破裂等。雖然有些人一生之中只患一次憂鬱症,之後完全康復,但大多數病人會復發。如果不尋求醫治,憂鬱症的症狀將持續下去,有些病人至終會患上或重或輕的雙極憂鬱症(Bipolar Depression)。憂鬱症的復發也各有不同,有人經過多年正常生活後再度復發,有人密集連發病幾次,也有人隨著年齡增長而病發的次數也增加。憂鬱症的成因很多,打擊是很重要的原因。此外還有以下幾個常見的因素:

一、身體有病:很多生理病會引發憂鬱症。例如:癌症、長期勞累、痛症、冠狀血栓病、癡呆症、內分泌失調等等。又如神經系統出毛病:中風、帕金森氏病、多發性硬化病、癲癇病等。

二、遺傳基因:雖然沒有憂鬱因子的證據,但事實證明,有些家庭特別容易受憂鬱症攻擊。憂鬱症病人的近親,有百分之十五的機會得到憂鬱症;同卵雙胞胎中若有一個患憂鬱症,另一個得病的機率就提高到百分之六十七。如果一個小孩的父親或母親患憂鬱症,他得病的可能比父母沒憂鬱症的小孩高出六倍。若父母都有憂鬱症,小孩得病的機率就更高。這種小孩得焦慮、濫用毒品,以致有反社會行為的機率,也比別的小孩為高。

三、家庭背景:如果父親或是母親患憂鬱症,自顧不暇,無法應付基本的日常生活,兒女就得不到適當的照顧。尤其是母親,她可能不管兒女,又或管得特嚴,她不懂得循循善誘,很容易與兒女發生衝突。小孩受到負面影響,就會自卑、無助,甚至絕望,如果在外面遇到挫折,就更容易得憂鬱症。

四、思想偏差:一個人若對自己、對世界、對前途都感悲觀,他很容易患憂鬱症。錯誤的觀念叫他變得消極,總覺得禍不單行。他看不見出路,常有罪惡感,自疚自責,覺得自己沒用,這成了他的思想模式。這種偏差,多半是成年人才有,八歲以下小孩的憂鬱只是與負面的生活經歷有關,但不包括思想因素。

五、處事態度:健康的人遇困難時,會採取正面積極的態度來解決問題;但感情用事的人卻不知所措,他們害怕困難,希望逃避。女人多忍氣吞聲,自責無法改變現實。這種心態和處事方式無補於事,只會讓人沉溺於焦慮與無助中,特別容易引起憂鬱症。

不同年齡的憂鬱表現及成因

一、青少年的煩惱
一般來講,患有憂鬱症的青少年,學業與社交都不好,脾氣暴躁、自卑、悲觀,有時自殘,甚至自殺。

  1. 多愁善感:十二、三歲以上的青少年,女生得憂鬱症的機率比男生多一倍,可能是因為賀爾蒙變化較大;另外是女生較多愁善感,看重外表,給自己很多壓力。
  2. 家庭不和:傳統的中國家庭,父母有絕對權柄,孩子要絕對順服父母,他們的意見與感受不受重視。又如果父母感情不好,常常吵架,孩子在家裡沒有安全感,就容易患上憂鬱症。
  3. 望子成龍:中國人光宗耀祖的觀念很重。本來父母盼望子女力爭上游並沒有不對;可有些父母熱心過頭,給兒女們很大壓力。兒女心理若不夠健壯,就會患上憂鬱症。
  4. 延誤醫治:父母若只關心兒女的學業和操行,對兒女的心理狀況不大留心。很多時候要到學校體檢才發覺孩子患了憂鬱症。有些父母更覺得孩子患「精神病」(其實是情緒有問題)很丟人,不願求醫,因此耽擱了「病向淺中醫」的時機,這是愚蠢,甚至危險的事。

二、老人憂鬱症
患憂鬱症的長者精神不能集中,記憶力退化,無判斷力。一般的長者都不大會描述自己憂鬱的病徵,或是有自殺意圖,以致病況比較難得到適當的診斷與治療。長者如對環境適應有困難,就倍覺孤獨。要是子女因事忙而冷落長者,長者自己又不會主動交朋友,就容易發展成憂鬱症。

長者得憂鬱症並不容易診斷出來,因為他們的生理機能本來就隨年齡而退化;所以,當他們說睡不好,吃不下,沒有精神時,家人很少想到是心理的問題。不過長者的生理病與心理病切切相關,所以要很留心聽他們講話,才可以判斷出來。

三、成年人
一般的成年人,除了受打擊,任何一種損失和變動:如患病、離婚、喪親、失業,甚至出國移民,也會造成憂鬱症;因離開熟悉的環境與親友,還要適應新的語言和生活環境,並不容易。有人曾作過調查,發現知識水準高與工作職位好的人比較少得到憂鬱症。可能是他們比較有錢,也懂得去請專業的心理醫生治療,復原的機會就比較大。所以,希望讀者中如發現親友患憂鬱症,一定要帶他們求醫,愈早發覺愈容易治療,若不是很嚴重,可能不用吃藥;但心理輔導卻很重要,心結一定要被解開;否則身心靈都會受到很大的負面影響。

四、女人
女人得憂鬱症的機率比男人多兩倍,原因如下:

  1. 生理因素:賀爾蒙影響情緒,女人在月經前、生產後、更年期,都受賀爾蒙影響。對於家族中有憂鬱症的人,賀爾蒙則成了憂鬱症的催化劑。

–產後憂鬱症:約有一至二成的女人產後有憂鬱症。她們對嬰孩有矛盾的感情,又愛又恨,心裡怪責嬰孩攪亂她們的生活,成為她們的重擔,使她們失去自由,或與丈夫疏遠。假如丈夫不體貼,並要服侍公婆,憂鬱症就更嚴重,極端的甚至殺死嬰孩。其實只要有人願意耐心聽她們傾訴,這情形是可避免的。

–更年期空巢症:兒女長大離家後,做母親的失去生活重心,若丈夫事業忙碌,婦女就更寂寞。加上更年期間身體不適,情緒波動很大,生理加心理的改變很容易使女人患憂鬱症。有些婦女離了婚,更感孤寂,就得了憂鬱症。其實這時她們最需要有人聽她們訴苦,關懷接納她們;可惜現在人人忙碌,不會顧到別人的需要。

  1. 社會因素:傳統家庭男主外,女主內,據統計,女人比男人更容易受生活壓力的影響。養育兒女、家庭經濟、親人死亡、夫妻不和、離婚、大病、家庭暴力或是失業等等,都屬於生活的壓力。女人較看重家庭,所以常受其影響較大。
  1. 受虐待因素:有些女人小時受到性虐待,婚後被毆打,或在工作場所受到性騷擾,很容易得憂鬱症。受虐待婦女得憂鬱症的風險比沒受虐待者高出四倍。家庭暴力與憂鬱症成正比。
  1. 原生家庭的因素:孩子小時被遺棄,被忽略,或遭虐待,也就會種下憂鬱症的根。這種女孩長大後可能為了討好人而委屈自己;因為她們覺得自己沒價值。一般來說女人比較容易自責,較易患憂鬱症。
  1. 心理因素:女人天生比男人重視感情,但是,太過注重感情易引起憂鬱症;因為重感情的人很容易忽略自我,把自己存在的價值和生命的目的都寄託在別人身上。當對方有任何改變,她就會覺得人生很空虛,沒有意義。這樣不得憂鬱病才怪哩!
  1. 文化因素:傳統中國文化看重家庭的和諧,女人有責任維繫家庭裡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這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各種衝突使到女人容易感到焦慮、無奈,以致患上憂鬱症。

幫助從何而來
講了這麼多,希望讀者了解憂鬱症的成因,用接納和忍耐的態度去看待憂鬱症。憂鬱症病人的經歷不盡相同,但心裡那種無助和絕望感卻是一樣。憂鬱症病人最需要有希望和有人幫助。所以,不要苛責、內疚、逃避,而是要坦然尋求幫助,耐心地一步步走出憂鬱症。

我也不怕對你說,我也有過憂鬱症的經歷,也吃過幾年抗憂鬱藥;但藥物只能使人的情緒暫時穩住,卻不能根治,只有實際的希望與實際的幫助才可以醫治憂鬱症。希望與幫助從何而來?我輔導過不少憂鬱症病人,我都與他們分享我痊癒的秘訣。除了家人與親友的同情、了解與幫助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相信上帝,抓緊祂,祂會伸手將你從憂鬱的黑洞中拯救出來。

我常對病人說:我能力有限,對你幫助也有限;但是,全能上帝能隨時幫助你,祂的幫助是無限的。結果很多病人願意學習求告上帝,也真的得到幫助。我只是在旁邊用愛心和禱告托住他們。

我希望每一位在憂鬱中掙扎的人都試試這秘方。上帝不偏待人,祂已經幫助過我和很多其他的人,我知道祂必幫助你。求告祂吧!聖經說投靠祂的人有福了。大衛在詩篇一百廿一篇1至2節說:「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朋友,你願意像大衛一樣相信上帝嗎?試一試求告祂吧。

讓我們一起來禱告:
愛我們的天父,奉耶穌的名我們向祢禱告。在我們周圍有很多人,甚至我們自己,都會感到憂鬱。求主幫助我們知道如何幫助別人,也提醒我們把重擔卸在祢的腳下。因為祢應許我們,只要我們肯謙卑到祢的面前,讓祢背我們的重擔,祢會給我們安息。我們現在就來求主拯救我們,也賜我們安息。阿們!

(作者是心理輔導博士)

如欲進一步認識憂鬱症,或鼓勵親友走出抑鬱陰霾,歡迎親臨本會索取《走出陰霾擁抱晴天》福音小冊子(免費索閱,歡迎奉獻)。
查詢電話:2810-9933。

3 thoughts on “認識憂鬱症

  1. 我本人想進一步認識憂鬱症,鼓勵自己走出抑鬱陰霾,想索取《走出陰霾擁抱晴天》福音小冊子給予本人。

    • Joan你好。我們會盡快與你聯絡,並安排發出《走出陰霾擁抱晴天》福音小冊子。

      其他網友如有需要,也歡迎致電2810-9933向本會(香港中國信徒佈道會)查詢。謝謝。

  2. Hоla! I’ve been foⅼlowing your site for a long
    time now and finally got the courage to go ahead and give you a shout oout from Huffman Tx!

    Just wanted to tᥱll you ҝeep ᥙp thee
    great job!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