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心有道

文/黃葉引蘭

人的心臟固然重要,但心情同樣重要。有些人會隱藏不開心的感覺,心碎也沒人知!其實不論年紀,人都想被疼愛和關心。畢竟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活着總有不開心和不安的事,因此每個人都需要護「心」,這個「心」是指我們的心情和感受。我們可學習怎樣照顧自己的心情,下面三個簡單的護心法,有助疏理感受,使心平靜舒暢。

一、呼氣法

這個方法是最有效和最直接的。當我們很緊張、腦海一片空白、身體在顫抖或僵硬、或想大叫大喊……這些都是我們受到刺激後,不經大腦的自我保護反應。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可慢而長地呼氣,因呼吸連接大腦的神經系統,呼氣時令副交感神經更活躍,有助放鬆,平靜自己。

這個腹式呼吸法是用口呼氣,還可配合心情,一邊呼氣一邊心裏說:「把擔心呼出,全都不要了!」呼氣時縮肚,焦點在肚子,把氣壓出來。呼完就合上嘴巴,肚子要脹起,空氣就自然由鼻子吸進去。因要放鬆,所以呼氣時間要慢而長。初學時可跟這節奏:呼八下吸四下,但吸完不要立即呼氣,要停七下,以便身體可交換氣。一位社工朋友告訴我,他在一次突發事件中很緊張,於是立即呼氣,大約呼氣十次,整個人便鎮定下來,隨即想到應對方法。可見此呼吸法非常有用。

另外是呼氣急救法,這是簡易護心急救法——呼氣和拍心口。晚上靜下來後若仍感不安,可輕拍自己,像拍嬰兒一樣,有鎮靜作用;若配合經絡位置效果更佳,如用右手拍左邊心,左手按住肚臍,輕輕慢慢拍,不要急,並感受一下自己的心,拍兩三分鐘就能安定下來。有位公司高層的男士,試過這方法後告訴我:「黃太,勁呀!有變化,我從未試過這樣,心很安定,有變化。」

二、運動

第二個護心法是運動。我現在一星期三次,每次半小時;其實散步半小時以上亦可達到效果,跑步則需二十分鐘至半小時,每星期三次就夠。不要在疲累時運動,也不需太劇烈。很多研究報告顯示運動令人快樂!因我們運動時,大腦會分泌多巴胺(使人開心的化學物質)令身心舒暢,有助活化大腦因子(BDNF)和延緩腦退化,如能加點速度以提高心率更好。此外,運動令血氣上到大腦時,不但使頭腦清醒,同時左右腦和上下腦都會自動整合,避免失衡。

三、信念

最重要的護心法,是確立信念,因為所有情緒產生自信念。聖經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四23)

上帝創造我們的大腦原來有保安系統,設計非常棒:大腦分三部分,負責情感的部分一受驚便會不經智能部分,直接連到本能部分,迅速分泌荷爾蒙、腎上腺素、皮質醇應急。比如一隻狗在你面前狂吠,你的本能反應可能是不經思考地拔腿跑,因大腦要先救你脫險。還有,當我們感到不安或驚嚇時,大腦會儲存記憶,日後在遇到類似情況便發出警告,提醒我們要小心。

可是人生中確有不少不安和心碎的事,以致有些人滿腦子負面記憶,逐漸形成負面信念,人變得敏感,把大部分事情都當作危機處理,身心便容易失衡。

我自己有一個最大的正面信念資源庫,就是上帝,因祂是世上最懂得安慰、鼓勵、扶持、接納脆弱的人。當我發現原來看不見的上帝,常看顧和幫助我,猶如聖經所言:「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詩篇四十六1)安全感就增加了。由於腦內儲存了很多上帝的恩典,使我受到負面的人和事衝擊時,也能夠以正面的信念面對。特別當我學習凡事感恩後,竟看到過去「不好」的事情原來也帶着「好」處,祝福着我。這些美好的記憶使我有力量和信心面對困難。

主護我心

人世間,不開心的感受、心碎的事情,可能天天都在發生。然而,當我們認識這位創造主,明白祂甚願憐憫人的「心」,加添人的「心」力,只要我們願意倚靠祂,「心」就能安穩下來。

本文原刊載於《中信》月刊總710期(2021年6月號)

搵餐食啫

CT677000172dpiA

文/余浩霖

我在廣告公司工作了十多年,從職場上的不同經歷,發現了上帝賦予我的工作意義。

 

工作只為搵食?

人要工作的最基本原因,是「搵餐食」(為三餐謀生)。不單較年長的人有這種想法,愈來愈多職場新人也認為除謀生外,工作似沒多大意義。

聖經記載始祖亞當犯罪後,上帝要男人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裡得吃(參創世記三17),所以「搵食」命定是艱苦的。

現代人追求《窮爸爸,富爸爸》一書所說的財政自由——不上班也有收入和供應。這狀態出現在嬰孩時期。長大後,財政自由反成空想。因此,人人都怕得罪老闆,因得罪老闆就沒有供應。

但聖經說:「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馬太福音六26)這不是指人們無需工作,而是無需懼怕生命給工作或老闆轄制。

 

誰賦予意義?

美國一位大學教授嘗試將工作意義量化。

他將實驗對象分三組,組內各人都獲派工作紙,每完成一張工作紙會獲得三美元,

但報酬會逐步減少。

此外,第一組完成的工作紙會被放入特製公文袋,並寫上各人名字;

第二組的會隨便看看便擱在一旁,且不會記名;

第三組的卻立即放進碎紙機。

結果是第一組的工作動力較高,

他們感到工作受認同,產生了工作意義,

報酬遞減至 1.5 美元才不願做;第三組在報酬減至 2.7 美元已不願做了,而第二組結果亦與第三組接近。想像一下,當我們努力工作,老闆卻對工作成果不屑一顧,便易感到沒有意義。

 

工作意義由賦予工作那位而來。

 

聖經說我們的工作從上帝而來,祂在創世之時吩咐人管理萬物,把人放在管理層(management)的位置,不是工作者(worker)。上帝所賦予的意義,才是工作的真正意義。

 

小事雖小,恩典不少

 

剛加入廣告公司時,上帝給我一位很好的基督徒上司,我第一天上班,他就問我:「你覺得這行業幾點下班?」我戰戰兢兢,考慮一會後答是八時,他又問餘下時間做甚麼,我說睡覺、看電視、做家務……最後問是否覺得人生中最精華、最黃金的時期,沒預留給上帝?

 

這使我恍然大悟。

 

他鼓勵我要在工作上體驗和經歷上帝。

 

他以身作則,堅持週末盡量不叫同事上班,鼓勵同事把週末留給家人、教會和上帝。

 

我在一件小事中經歷上帝的看顧——有一次,我的團隊負責構思廣告的新點子,遲遲未有頭緒,當時已是星期五,接著的星期一要向客戶匯報。我打算翌日回公司加班,但老闆竟叫我們按時下班,星期一上班再想辦法。

可是,星期一早上仍沒頭緒,怎料,同事通知我們,該客戶因事主動將當天的會議延期。那刻我深深感受到,若我們週末加班,對整件事亦毫無幫助,反而當我們放膽交給上帝,卻能安然度過。

 

設立底線,靠主無懼

我遇過一位性格急躁、工作狂的上司,我曾加班至凌晨一時,並把完成的工作內容電郵給他,然後回家。

凌晨三時,他突然來電叫我立即修改。太太被吵醒,知道我要應付上司的無理要求,日以繼夜工作,她哭了。

 

當時我沒拒絕上司,但之後心裡不安,禱告後鼓起勇氣跟他說出我的底線,他逐漸收斂並減少無理要求。雖然我最後因家庭因素離職,但他至今仍是我的朋友。當我們願意倚靠上帝,不倚靠人,就會得平安。

 

廣告業常有不同的廣告獎,而這些獎項會影響升職加薪。

行內有人專門杜撰一些虛假的廣告內容,我覺得不平安,堅持不如此行,後果是獲獎機會比別人少

感謝上帝,我的堅持仍能拿得獎項,雖然事業發展可能比同輩慢,但我心裡平安,正因上帝的供應,使我不懼怕。

 

職場也能分享信仰

 

上文提到的基督徒上司,鼓勵我在職場上好好做基督徒,

 

將人帶到上帝面前。

 

我們在公司開辦基督徒小組,每天為一位同事祈禱。我經歷到上帝怎樣助我在職場上作好見證:

第一,上班初期遇到一位同事,常推卸責任,令我非常討厭他。一次,有趕急的公事處理卻找不到他,正氣憤憤時,看到他桌上有張與兩個小朋友的合照,我從未見過他這樣慈祥的笑容,那刻我開始對他改觀,當晚就為他禱告。

 

上帝讓我感受到,我可以作和平之子,散發親和的力量。

 

第二,曾經有兩個月,儘管我如何努力宣傳和邀請,仍無人參加午膳時間的基督徒小組,只有我獨個兒吃飯,有點灰心。某天突然有位同事走過來看著我吃飯,我不知找甚麼話題才好,便跟她談起信仰。我非常緊張,到分享完畢,問她是否願意接受主,她竟說願意。起初我還半信半疑,但她能清楚講出自己相信甚麼,我繼而為她禱告。

 

當我感到最沒有能力時,上帝使用我去說話,祂的供應真是奇妙。

 

享受工作

 

人生非常短暫,最終都會返回天家,而我們可享受在世時的工作意義,像享受工作假期一樣。

 

工作意義來自賦予我們工作的上帝,這意義對每個人來說都不同,我的工作意義是在職場上與同事分享信仰。只要相信上帝,人人都可在工作中找到真正意義。

 

ccmFB_CT677_20181109

(本文是余浩霖先生在本會與中國基督教播道會迦南道真堂及基督教恩臨堂合辦的新蒲崗福音午餐會的分享,內容經整理。)

 

 

鐵石竟有軟化的一天

文/楊英偉

原來,「絕對」盡頭沒絕對。

矛盾的愛
小學二年級,我考得第一名,很開心。回家後,媽媽拿著我的成績表看了一遍,一開口就說:「你的平均分比去年低。這次你能考到第一名,是因為所有同學的成績都差了……」如是者,我被罵了十分鐘。自此,再沒心思讀書;後來憑著一點聰明,我升上了大學。 繼續閱讀

與上帝對話的風水師

文/李國健

甚麼可改變命運?有些人遇上挫折困難,會說自己的命不好,希望靠風水、玄學改變現況。我以前是風水師,許多崇尚風水的人都來問我怎樣可發達。後來,我更把玄學融入投資學問中,開辦推算股票及期貨市場升跌的課程。高峰期曾有180位學生,收入可觀。 繼續閱讀

找回心靈的健康

文/陳勇堅

我小時候並沒吸收甚麼營養,甚至熬壞了身體。

新蒲崗的街道我一點也不陌生,自小學開始,就在五芳街做童工幫補家計——從早到晚、晚到早工作,下班後就上學,放學後就去工廠,甚至通宵達旦工作。當時我很少吃水果、喝牛奶,小六後就沒怎麼長高;長大了,才驚覺營養對發育的重要。 繼續閱讀

摩登神婆遇神記

ct657_hk_1

文/袁佩珊

公主的創傷

六歲前,我萬千寵愛在一身,是家中驕橫的小公主。直到弟弟出生,媽媽需全力照顧體弱多病的他,我開始感到被遺棄,常藉鬧事來吸引媽媽注意。 繼續閱讀

亂世贏家

rock-1573068_1920

文/羅錦庭

甚麼是贏?
甚麼是「贏」?說到贏家,你會想起誰?李嘉誠?我想起歌手李克勤一首舊歌《先賭為快》的歌詞:「站得太久/分岔口怎麼去走/我夠膽孤注一擲/完全沒有顫抖」。歌詞說到人站在分岔口上,面對人生抉擇時,總要有個取捨。 繼續閱讀

天水圍「俠醫」

CT653_HK_6

文/陳嵐峰

我是個私人執業的家庭醫生,在天水圍行醫前,曾於屯門一間收費最高的診所駐診。

「邂逅」天水圍
2007年,我認識一位在天水圍服侍的女牧師。有一天,她對我說:「你是位基督徒醫生,常常經歷耶穌的看顧。天水圍被稱為『悲情城巿』,有很多被情緒困擾的人,恰巧你也喜歡看顧情緒病人,不如你來這裡開診所,好嗎?」我回應她說:「不可能,這是資源錯配。診治情緒病的藥費很貴,你沒做過生意嗎?」那時,天水圍發生了一件很轟動的案件——有一位母親把兩個孩子從家中的窗子拋到街上,自己就跟著跳下去。 繼續閱讀

克服逆境的舞步

CT652_04

文/翁信固

搞得掂?搞唔掂
上帝給我兩個孩子,大女兒十八歲,活潑可愛又獨立自主,不用多費神,很棒吧?另一個兒子,現在十一歲。如果你在街上,看到有個孩子大叫大嚷,而他爸爸怒髮衝冠卻又束手無策,那人可能是我。

保守你的「心」
面對挑戰,我們各有不同反應。第一個反應可能是:怕了它。恐懼,究竟是甚麼一回事? 繼續閱讀

無得揀,但有希望

CT651_4

文/陳恩明

人生似是無得揀
人生的際遇,例如你生在哪個家庭、家鄉,都沒得選擇。我們可以選擇做潮州人嗎?可以選擇嫁給潮州人嗎?有些事可以選擇,有的卻不能。

我媽生於窮鄉僻壤,是潮州揭陽縣人,她來到這世界是沒得選擇的。媽媽的父親是個賭徒也是酒徒,我媽從十五歲後就再沒見過他了。媽媽的生活很艱苦,尤其家裡失去了男性作依靠。於是,她和其他人一樣,想找個寄託。全世界的人找的寄託,不外乎家宅平安、無病無痛、長命百歲、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卻能改變甚麼嗎?當你人生的日子愈長,就愈發覺想逃避的東西,其實一直都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