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路〉

CT6711172dpi

文/黃剛

 

酷暑的午間,熾烈的陽光把整個城市得銀焰、熱騰騰。

 

一個陌生人站在路口,看著前方一大片遼闊的露天廣場,有點猶豫,不肯定到目的地是否要經過此處。廣場上空無一人,沒打傘的路人都避陽如避雨般,逃到各種高物的蔭下

 

陌生人找不到人問路,只好鼓起勇氣,冒著毒花花的陽光,竄走過去。走到廣場中間的游泳館,迎面走出一個身材高大、皮膚黝黑的年輕人。

 

陌生人向他問路,他看了地址,指點一番,看見陌生人疑惑的眼神,便說:「跟我走。」年輕人轉過頭已走在前方。

 

「你要去那裡嗎?」陌生人問。

 

答道:「順路。」

 

走了幾步,年輕人把手上的傘遞上「我多帶了傘,給你用。」陌生人撐著傘,感到有點不好意思。

 

「我不怕,你用吧。」年輕人接著說。

 

到了廣場的盡頭,年輕人給陌生人指示一個不顯眼的路標,沿著走可以直達目的地。

 

然後,回過頭就走了。

 

陌生人詫異年輕人走回頭路,望著他的背影,看著他個人走在遼闊而灼熱的廣場上。原來「順路」和「多帶了傘」,都不是真的,真實的是周到的理由和體貼的幫助。

 

真正的關愛是替別人著想,甚至願意為了別人的好處而犧牲,如聖經所說:「不求自己的益處…」(哥林多前書十三5

ccmFB_CT671_20190725

 

餃子的道理

ct682001172dpi

文/羅妮麗

女兒假期結束返校前,我包餃子給她送行。上高中的兒子問是甚麼餡,我開玩笑地說:「除了韭菜、香菇、蝦仁、雞蛋之外,還有個特別無價又最多的餡在裡面。」兒子問是甚麼,我悄聲地說:

 

「是媽媽的愛,會很有鮮味的。」

 

他傻傻地笑了。其實餃子的鮮味來自鹽,再好的餡裡沒有鹽或鹽不夠,吃起來也是寡淡無味。

 

人生何嘗不是如此?一輩子忙忙碌碌,究竟給自己和別人留下多少有意義、有益處的事?很多時候、很多事上,我們都缺少愛心去做,甚至還會邊做邊抱怨。我們行事為人中缺少的,正像餃子餡裡缺了鹽。難怪聖經上說:「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哥林多前書十三1沒有愛的任何言語,哪怕再動聽,也不會是良言;哪怕響亮如鑼如鈸,也不過是噪音。

 

有些時候,我們確實憑愛心去做一些事情,

 

付出的是真情,可是為甚麼效果卻未必好,甚至很多時候吃力卻未必討好呢?例如:在愛孩子的事上,哪有父母不付出真愛?但靜下來問自己:你的愛是否存在問題?拿孩子與孩子的朋友比長比短,結果比一次,孩子就會放棄他的一個朋友;即使孩子不擅長的業餘愛好也要與人攀比,結果孩子在斥責中練琴,常練得淚水汪汪;孩子缺乏分辨或難以自制時出了錯,父母就立即生氣,甚至施加洩怒式的懲罰,讓孩子在很多嘗試面前失了志氣;父母在孩子面前不注意言傳身教而撒謊、驕傲、貪心等,都如看不見的籽粒,種在他們年幼的心裡。

 

無論是對孩子的愛、對親朋的愛、對鄰舍的愛也好,人的愛都有不完全,總是不完美。問題出在哪裡?主因在於愛裡缺乏自制,這仍然和包餃子同一個道理。再好的餡如果沒有好的餃子皮來包住,在鍋裡一煮,餃子就會破開,對餃子餡的約束是餃子皮的一個重要功用。

 

沒有自制的愛是真正的愛嗎?不可能。自制甚麼呢?自制老我,自制罪,因為「……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哥林多前書十三4-6有了這些自制的愛,才能活出不一樣的愛、不一般的愛。

 

這樣的愛,源頭和力量在哪裡?在上帝那裡,「因為上帝就是愛」(參約翰壹書四8)。

ccmfb_ct682_20190130

(本文轉載自美國《中信》月刊第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