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

CT674001072dpi

文/困敬舍

 

我小時候住農村。一間平房,土牆圍起一個小院,中間安置了道木門。當時我膽子不大,一個人在家時,聽到這老朽的木門隱隱作響,很是害怕。中國人常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但人的膽子看來總比實際的小。人的內心常常掩藏著一道門而不自知。

 

慾望之門

讓人害怕的事挺多,一群人在房間裡商量不軌的事,若緊閉的房門緩緩打開,當事人的腿恐怕都會打哆嗦。人總防備自己的醜事壞事被人知道,心門一道道鎖著,不想曝光;外在的肉體卻追求進入各種大門,高學歷被當作拿高薪掙大錢的敲門磚,所以拼命追求。人活著,常常就是為了進入一道門,足球比賽不就是為了把球踢進球門嗎?

 

利祿門前,熱鬧非凡;追求權力地位的,門庭若市。

 

然而,某些大門的「入門權」是稀有資源,不是想進就能進。中國傳統文化中,講究甚麼級別的人物,蓋甚麼級別的房子,大門顏色都不能隨便用。富貴人家都用紅門,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人若擠進了這些門,會被視為光耀門楣。權位與利祿之門,看似窄門,畢竟一輩子能當官發財的是少數。

 

取捨哪門

人生路上會聽到許多金玉良言般的忠告,人卻需要選擇一道進入自己人生的門。一個人選擇了怎樣的門,他的道路就會有怎樣的本質差別,因沿路光景是受制於道路本質,人在其中,難以逆轉。與人生路上的智慧忠告相比,更重要的是選擇進哪道門。

 

耶穌的救恩之門是寬門,向所有人敞開。奇怪的是,祂卻說:「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馬太福音七14不是說進入耶穌這道門的門檻太高,而是人心裡的慾望之門太多,不屑進入祂這道生命之門。

 

世人都在叩不同的門,因為門裡的東西讓人充滿想像,並由此產生誘惑。有些漂亮豪華的大門,後來證實是邪門、歪門、旁門。那麼,怎可知道進入之門是對的呢?耶穌說:「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約翰福音十9

 

只求滿足自我慾望的路都是人生險路,因利祿之門的出口,

 

是死亡。

 

耶穌基督來到世上,把通往天堂的大門打開了。

 

生命之門

地有穴,天有門。雅各在逃亡路上夢見天梯,有上帝的使者從天而降,雅各醒後大驚,稱枕首之地為「上帝的殿」、「天的門」(參創世記二十八 10-17)。使徒約翰被囚禁在拔摩島,卻看見「天上有門開了」(參啟示錄一9-10,四1),得見天上尊崇榮美的敬拜景象。耶穌基督就是天的門,藉著祂,人可進天堂。

 

屬靈領域是真實存在的,地獄冥界並非僅僅文學想像,其背後指向另一真實空間。

 

進一道門,意味著放棄另一道門。

 

在思想、觀念和信仰領域,可以經濟學的「機會成本」作比喻。無神論者接受「人死如燈滅」,並以此生的成功、享樂、滿足私慾等為人生追求,其機會成本是因私慾而來的罪的後果:「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希伯來書九27你可能說,這只是觀念和信仰,然而,正如「人死如燈滅」也是觀念和信仰;重要的是,人如何體驗當中的真實可信。

 

耶穌基督從天降下人間,又回到天上,為人打通了一條通往天堂的路。祂是門,也是道路。任何人真誠地向祂叩門,祂都以恩慈憐憫之心為他開門。進入這道門,就是進入一條放棄私慾,捨己,追求謙卑、跟隨主的永生道路,其出口正是天堂的大門。

 

人生往往會經歷某些特殊時刻,當中發生的事也會成為一道門,引領人進入一個新領域,讓人看見從未看見的東西。此刻,耶穌基督同時是叩門人,叩問我們的內心:你是否願意打開緊閉的心門,讓祂進入你的生命?「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啟示錄三20)願各位讀者看見耶穌基督帶來的這道天門。

 

ccmFB_CT674_20180711

輪椅上的新心

CT674000272dpi

何靜嫻

採訪/何在凡 

我想很多人看到為自己「度身訂造」的晚裝、禮服時,定是雀躍不已;但在第一次看見為自己「度身訂造」的專用輪椅時,我那時的心難過極了!因著上帝,雖曾面對失婚之痛,再經歷傷殘之苦,然而,我的心沒有長久沉溺於悲痛中。

 

癱瘓的軀體並不能囚禁我的靈魂,反激發自己踏上精采人生之旅!

 

破碎的心得癒合 

二十年前我因為婚姻失敗,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那段日子常有基督徒勸我信耶穌過新生,我都一一拒絕。我以為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又有足夠的能力照顧兩個兒子,毋須靠耶穌。

 

但不得不承認,無論我做甚麼都揮不去憂傷的情緒,也無法從痛苦的深淵裡爬出來。

 

為了改變命運,我看相、脫痣、拜菩薩……連衣著的顏色也預先琢磨,以求趨吉避凶。可是這些舉措對我毫無幫助,反而增添煩惱,內心更不安寧。

後來一位同事邀我出席她的浸禮,眼看教會裡的人都歡欣雀躍,而我自從與前夫分離就一直活在愁雲慘霧中,這些基督徒發自內心的喜悅令我嚮往不已,於是我開始參加教會的聚會。有位姊妹很關心我,常為我祈禱,又鼓勵我向耶穌說出心底話,因為祂關心人,是我們的朋友。

 

夜深人靜時,我嘗試把心中的鬱結向耶穌傾訴,禱告時落淚不斷;奇妙的是,在過程中深深感受到耶穌明白我,破碎的心因祂的愛而得著安慰與醫治,每次禱告後我都能入睡,感情的傷口逐漸癒合。

 

主耶穌確實聽禱告,從此我把大小困難都交託給祂。我的生活態度漸漸起了變化,願意積極面對生活,不再求死。以往我一直指責前夫,覺得自己無辜,從沒想過在兩個兒子眼中我是否也有不對。我猛然醒覺:他們才是真的無辜!上帝讓我省察到對他們的虧欠,我立刻認罪悔改,求祂帶領人生,並於 2000 年受浸加入教會。

 

起跌高低心嘗盡 

經過祈禱,我決定辭去工作到澳洲進修,前夫也叫我放心讀書,兩個兒子可交給他照顧。我抱著一切重新開始的冀望,於 2001 年出發。翌年 4 月爸媽來探我順道一起旅遊,豈料途中遇上車禍,幸好爸媽只受輕傷,我卻嚴重受創,經過手術搶救終於脫離險境,但全身動彈不得,疼痛不已,我呼喊說:「上帝啊!求祢挪去我的痛楚……」腦海隨即出現耶穌被釘十架的情景,祂向我流淚,明白我所受的苦楚。

 

誠然,對比祂為世人的罪被釘十架的苦,我的實在太渺小了。

 

幸有祂時刻陪伴,與我甘苦與共。爸媽在我留醫期間得到教會的關心和幫助,因感受到基督的愛,雙雙決志信主,實在是不幸中的祝福。

 

我第一次看見那座為我度身訂造的輪椅時,實在難過極了!

喪失自理能力的我頓感喪失尊嚴。

 

留醫四個月後,我被送到復康中心接受物理治療和職業治療。由於不想在個人護理上繼續假手於人,我每天禱告求主幫助可重建自理能力,例如從床上轉移到輪椅上是很費勁的,只靠肩膀運力移動身子很容易會失去平衡而跌倒,所以我切切禱告,求主加力,並賜我不放棄的心,堅持到底。經過一年的艱苦鍛鍊,我終於能夠自理:刷牙洗臉、洗澡、更衣、大小便,下床和上輪椅,從最初需要五個多小時,到只需一半時間,對一個癱瘓的人來說實在是神蹟。

 

離開復康中心時我問上帝:「前面的人生路當如何走?」

 

祂帶領我重回校園,故此我繼續留在澳洲,改讀社工課程,盼能以自身經歷鼓勵有需要的人。我深信所受的苦不是徒然,上帝必用得著。讀社工時發現這門課對自己已大有裨益,因社工必須先懂得幫自己,才能幫助別人。回港後我加入香港傷殘人士體育協會,參與從未接觸過的射擊運動,我靠著主刻苦練習,最終能代表香港參加本地和國際賽事,在十米手槍射擊賽中獲得獎牌。為實踐主耶穌給我的使命,我四出做義工,服務社會。

 

深歷恩典剖心語

 

其實我每時每刻都被疼痛折磨,情緒低落時曾向主訴苦:「上帝啊!我很辛苦!不如祢接我回天家吧!」上帝卻說:「你是否想決定人生,為自己劃上句號。」不!我清楚知道擁有生命主權的是誰,主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約翰福音十四6

 

祂的話一直鼓勵我不畏艱辛地堅持下去,克服一個又一個難關。敬畏上帝的心就是我堅持的基石。我發生意外時男友(現在的丈夫)因看見上帝的慈愛和大能,也因著認識和不認識的基督徒主動關心我們而得著激勵,多年來與我一起到世界各地分享生命故事,鼓勵無數心靈。

 

記得當醫生宣判我永久傷殘時,我第一個念頭是:要繼續活下去!

 

我不知為何車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但我很清楚,二十年前經歷失婚,是上帝親自把我從人生黑洞中拯救出來!從醫學角度人的細胞死了便不能復生;但我的生命得以重生,因有主耶穌在我裡面,我的心靈是自由的,不受殘障的軀體困囿。

 

生老病死逃脫不了,

悲歡離合也難避免,

環境雖沒改變,

但心境可因救主耶穌基督而變得積極!

感謝主賜我一顆新心面對逆境的挑戰,

雖然今天仍要坐輪椅,

我依然活得精采。

 

因確知上帝愛我,所以不但珍惜自己,也樂意鼓勵和幫助他人。希望在病患或困難中的朋友能積極面對人生,只要有上帝在心裡必有出路。

 

 

電動輪椅

CT674001272dpi

文/黃剛

 

歸家的獨居老人騎著電動輪椅,徐徐爬上大斜坡,輪椅上掛滿大袋小袋,是他一星期的菜,腳邊還勉強放了個鳥籠。輪椅顯得很沉重,上坡沒幾步,就失去動力,倒滑下去。老人再發動機器,卻沒反應,在小路上拋錨。

 

「都怪我貪心,買了太多東西,超重弄壞了車子。」

 

老人有點內疚。再看看顯示板,原來是電源不足。老人又自責出門前沒做好準備功夫,只好等路過的好心人幫他一把。

 

這條山坡小路,平時很少人來往,嚴冬的黃昏就更冷清了。

 

老人想起幾個月前買這部輪椅的事。

 

他有一子一女,各自成家立室,事業有成。平日兩人只是偶爾回來探望行動不便的父親,給他一點錢,推他到公園逛逛,但這已令他由衷感到溫暖。

 

一天,兒子對他說「爸,我們都希望你生活得開心點,買一部電動輪椅給你,以後想去哪就去哪,自由自在,多好啊!」

 

有了電動輪椅,生活確實方便了,他可以領著一籠畫眉到公園放唱,也可到周圍的茶樓小館飲茶吃飯。

 

誰知,自此子女就不再回來探望他。

 

這幾個月來,生活一切大小事他都得自理,彷彿已被遺棄。老人非常後悔當初草率答應了兒子買電動輪椅。

 

只供給年老父母生活所需,卻忽略關愛,不算是照顧父母。聖經說:「人若不看顧親屬,就是背了真道」(提摩太前書五8)。

 

天色漸晚,風寒交迫,老人依然一人在那裡,小路上沒有人經過。困在籠裡的畫眉一兩聲清叫,使這寒冬更顯得孤單、凄冷和無助。

ccmFB_CT674_2018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