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女兒同行成長路

文/鄧英蘭

我很喜歡小朋友,雖知自己傷殘,仍堅持孕育下一代。這些年在育兒生涯上,確是靠主「一手一腳」撫養孩子成長。箇中的甜酸苦辣,實非筆墨可以盡錄。

迎接新生命

當年我被車輛輾去左手左腳外,也使盤骨失去了三分一,醫學界認定我不能生育。然而,在上帝裏沒有難成的事。懷孕初期,由於義足緊箍着腰部導致有小產危險,加上我嘔吐不斷,食難下咽,一個月瘦了十磅,醫生問我是否堅持保留胎兒。我懇切求主保護,抓緊聖經所說:「我的肺腑是祢所造的;我在母腹中,祢已覆庇我。」(詩篇一三九13)因深信生命掌管在主手中,我就除掉假腳,小心地單腳碎步走,完全倚靠「那加給我力量」的上帝。感恩胎兒漸漸穩定下來,懷孕五個多月後開始停止嘔吐,食慾大增;終在預產期剖腹誕下重約 6 磅 9 安士的健康女兒。

女兒出生後約九個月,菲傭因偷竊被辭退。幸得母親來幫忙,同時我亦祈求主賜能力,讓我可照顧女兒,遂努力舉啞鈴以鍛鍊右臂力量。奇妙是,當我替女兒換尿布,她就合作地自抓腳掌,讓我容易處理;當我拍一下洗澡盆,她便雙手緊握盆邊,讓我可單手幫她洗澡,這實在是天父顧念我的不便。母親因目睹我禱告後竟能「一手一腳」照顧女兒的起居飲食,相信這是上帝的大能與看顧,她也決定信主了!

身心的培育

我盡己所能做個好媽媽,為給女兒「溫暖牌」,我藉義手固定織針,親手為她編織各種衣物,如小襪子、頸巾、斗篷、鞋子等。為建立女兒的正面人生觀,從她一歲起我便用遊戲方式,教她知道媽媽是傷健的。例如,我指着女兒的手腳數「一、二」,當她見到媽媽只得一手一足,就懂得說:「一、無呀」;我讓她觸摸我的傷口,在她幼兒時我們又一起共浴,所以女兒從小就接納媽媽是傷健的。

女兒入讀幼稚園時,我擔心她會被同學取笑有一個傷健母親,所以丈夫特意請假陪我們一起上學。三年的幼稚園生活裏,多位老師常引述我女兒在校誇耀母親能以一手一腳做家務,且能織毛衫給她;毫不以母親為羞,令我深感安慰。

我一直教導女兒走正路,不要偏離基督的真理,並鼓勵她上教會,活在主的庇蔭下。為建立女兒助人的愛心,我和丈夫常帶她一起探訪老人院,參加傷健中心的活動。當收到禮物或玩具時,我訓練女兒做祝福小天使,將玩具分給南亞裔孩童和國內有需要的同胞,讓她學習關心別人,以愛心、感恩的心、分享的心待人;也讓她知道媽媽雖然身體殘缺,仍開開心心地到處探訪有需要的人。所以從小到大,她都樂於分享和幫助別人。

靠主渡過風暴

可是天有不測之風雲,丈夫常到內地和澳門公幹,我們聚少離多,最後他拋妻棄女。女兒從幼稚園到中學都是品學兼優,但得悉父母感情出現問題後,難以接受,更產生反叛情緒,與父母賭氣,上學遲到,沉迷玩電腦⋯⋯她十八歲那年我和丈夫離婚,她感到非常絕望,無心向學。我為着女兒要面對父母離異而痛心,花了很長時間細心聆聽她的傾訴,嘗試以愛撫平她的創傷。我學習做爸爸供養她、做傭人幫助她、做朋友聆聽她,更盡力做一個了解她、與她同心同行的媽媽。有時真的感到心力交瘁,欲哭無淚!但我仍堅持靠着上帝,以言行身教感染女兒。

2008 年汶川發生大地震,我帶着女兒一起到當地做義工。女兒親眼見到災民家破人亡,從此不再怨天尤人,上帝使用此趟行程讓我倆都釋懷了。回港後,曾反叛的女兒與我重投中港的義工行列,跟我往國內扶貧助學,探訪弱勢社羣。光陰似箭,轉眼女兒已大學畢業,投身社會有專業工作了。最重要是她仍保持一顆樂於助人的心。

上帝是我患難中隨時的幫助,我靠着祂竭盡所能與女兒同行。如今女兒對我總是悉心照顧,外出時毫不以母親殘障為恥,還帶我旅遊,又為我慶祝生日,每逢母親節、情人節均送我禮物。感謝上帝實現了我的願望,儘管在人看來不可能,但在上帝裏沒有難成的事。

(何在凡採訪)

電動輪椅

CT674001272dpi

文/黃剛

 

歸家的獨居老人騎著電動輪椅,徐徐爬上大斜坡,輪椅上掛滿大袋小袋,是他一星期的菜,腳邊還勉強放了個鳥籠。輪椅顯得很沉重,上坡沒幾步,就失去動力,倒滑下去。老人再發動機器,卻沒反應,在小路上拋錨。

 

「都怪我貪心,買了太多東西,超重弄壞了車子。」

 

老人有點內疚。再看看顯示板,原來是電源不足。老人又自責出門前沒做好準備功夫,只好等路過的好心人幫他一把。

 

這條山坡小路,平時很少人來往,嚴冬的黃昏就更冷清了。

 

老人想起幾個月前買這部輪椅的事。

 

他有一子一女,各自成家立室,事業有成。平日兩人只是偶爾回來探望行動不便的父親,給他一點錢,推他到公園逛逛,但這已令他由衷感到溫暖。

 

一天,兒子對他說「爸,我們都希望你生活得開心點,買一部電動輪椅給你,以後想去哪就去哪,自由自在,多好啊!」

 

有了電動輪椅,生活確實方便了,他可以領著一籠畫眉到公園放唱,也可到周圍的茶樓小館飲茶吃飯。

 

誰知,自此子女就不再回來探望他。

 

這幾個月來,生活一切大小事他都得自理,彷彿已被遺棄。老人非常後悔當初草率答應了兒子買電動輪椅。

 

只供給年老父母生活所需,卻忽略關愛,不算是照顧父母。聖經說:「人若不看顧親屬,就是背了真道」(提摩太前書五8)。

 

天色漸晚,風寒交迫,老人依然一人在那裡,小路上沒有人經過。困在籠裡的畫眉一兩聲清叫,使這寒冬更顯得孤單、凄冷和無助。

ccmFB_CT674_2018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