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難中的抉擇

文/鄭婉琪

從小就聽過一道難題:「老媽和老婆都跌落海,只有一個水泡(救生圈),救誰?」想不到在2012年的「南丫海難」,我也遇到類似的「人生交义點」。

人生交叉點

國慶日我和丈夫偕同兩名當時只有四歲和六歲的女兒,一起參與公司的員工節慶活動。出發前我們四口子一起祈禱,預期那是愉快的一天。豈料,當晚我們從南丫發電廠登上「南丫四號」後,竟遇上撞船事件。

當時我們坐在上層船尾露天甲板的水泡堆上,準備觀賞煙花。沒想到船剛開出,就見一艘船高速駛來,正疑惑它為何這麼快時,我們的船已被它攔腰撞個正着,隨即有人倒臥在甲板上不知生死。此時船身開始傾斜,船長指示乘客返入船艙穿上救生衣,我們便迅速行動。過程中我聽到有人叫:「船快沉喇!」那刻我記起所坐的位置有很多水泡,於是衝往船尾想拿兩個給女兒。

及時拯救

拿到水泡後折返船艙時,在入口處躺着一名老婦,問我可否給她一個水泡?性命攸關,我該如何抉擇?救女兒,還是給這老婦?當時心裏有聲音說:「你給她吧!」於是我懷着憐憫老婦的心把水泡遞給她,然後再衝出去拿另一個水泡,沒料到船尾已開始下沉(事後得悉兩船從相撞到翻沉只消 118 秒),我來不及折返而隨船尾滑入海中,被漩渦直捲海底,無法與客艙內的丈夫和女兒會合!

更糟糕的是,我被一條繩纏着頸項、拉攆着不能游上水面呼吸,在快要窒息的瞬間我心裏大叫:「主!救我!」那條繩子竟立即奇妙地鬆開了,使我有逃生機會,隨即游上水面,頓見天上又圓又大的月亮,我才鬆一口氣。可是,接着卻看見驚心動魄的畫面:我們的船已沉沒,只餘船頭露出水面,周圍散滿船上的東西。那刻我惦念的是丈夫和女兒,他們現在怎樣呢?!(註)

我四周張望,發現一對母嬰在身旁漂浮,嬰孩約一兩歲,而媽媽似乎很虛弱,我像聽到她微弱的呼救聲:「救我!救我!」她把孩子托在水面,自己則浮浮沉沉。我立即在水中取了一個水泡幫助他們浮起來,直至大家被另一艘船救起。沒想到事後我因此獲義勇獎,其實我只是懷着上帝憐憫自己的恩情幫助其他人,感恩上帝給我助人的能力。

誰的抉擇

當日我們一家四口都平安回家,各自訴說遇到的奇妙經歷,並頓悟不是我救了那老婦,而是她救了我們一家!若不是她「延誤」了我返回客艙與家人會合,很可能我們坐的座椅會不勝負荷而塌下,一家就會墮入海中,甚至被跌下來的座椅壓住而喪命。

我們一直都很想知道那老婦的下落,直至年半後,有姊妹在教會聽了我們以上的見證,告訴我們那老婦也獲救,因她當晚曾在電視的新聞報導中出現,且告訴記者有個女人讓了一個水泡給她!

在那生死一刻,上帝引導我做了合乎祂旨意的抉擇——幫助別人。回想當時,船正在下沉,一個水泡的價值幾可等同一個生命。上帝的引導真的奇妙可畏,藉着一個水泡的付出,我家四囗連同一對母嬰和老婦,共七個性命得以保存。

永恆盼望

事後,有一天女兒問我:「媽媽,為何我們曾經祈禱仍有意外發生?」我告訴她,主耶穌會保護我們,但不代表意外不會發生,基督徒和未信的人同樣有機會面對世上的患難,天色不是常藍的。實在主是美善的,保護了我們的平安;即或不然,主若容許我們分開,我們也會接受。因為祂的應許不只在地上,我們都會有一天返回天家,永永遠遠在一起。地上一切都是短暫的,永恆才是我們的盼望。

我鼓勵女兒,既然今天我們仍在地上,就要把握時間多做主的工作,「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立比書二4)我的經驗是,只要做上帝吩咐的,無論環境如何都不用擔心,因祂必有安排。這是我信主以來的真實經歷,「南丫海難」距今已八年了,我一直堅持信靠上帝,祂的信實始終如一,從沒改變。

註:作者丈夫雷志堅與女兒在撞船事件的經歷,請讀本期另一篇見證〈海難中的那道真光〉。

本文章原刊載於《中信》月刊總702期(2020年10月號)

人生的改變

CT6710372dpi

文/李熾明

我曾問上帝:「現在家庭經濟狀況終得改善,且愈來愈好,但太太卻不能好好享受。為何祢對她這樣不公平?」我甚至求上帝,若患重疾的太太終無法康復,請現在就帶她離去,不要讓她再受折磨。

太太已漸口齒不清,說話模糊,別人難以理解。感恩我仍能聽懂她說話的大部分,甚至成了她的翻譯。

 

一次,太太無論如何努力表達,我還是聽不明白,太太控制不了情緒,向我發脾氣,我亦很生氣地反駁。

 

但在禱告中,上帝教導我要更細心照顧和愛護太太,要學懂處處包容和體諒她。經反思後,我深感太太是被病魔折磨才這樣的,除向她道歉,更沒再發一句怨言

 

改變前的我

讀者會否以為我想跟大家說,我是這樣一個聽上帝說話又體貼太太的信徒?當然不是!

 

我本是一個自我中心、只相信自己和運氣的無神論者。一切改變,全因滿有恩典的上帝。

 

我跟太太在 1991 年認識,當時她是一名基督徒。因工作關係,我只能在星期日放假,她為了愛情,放棄了星期日參加教會的聚會。

我們於 1993 年結婚,並到南韓度蜜月。期間,太太突然發燒發冷,被送到急症室,發現泌尿系統出了問題,影響排泄。回港後,情況一直反覆,時好時壞。跟著,她懷孕了。

太太因身體抱病,患上產前抑鬱,情緒更影響病情。臨盆在即,她竟激動地跟醫生說,要放棄腹中女兒;幸好女兒終能順利出生。

往後數年,香港經濟下滑,我的建築生意大跌,加上不懂理財、花費大、甚至有賭博惡習,家庭經濟陷入困境。太太也一直飽受情緒病及泌尿系統疾病折磨,整個家變得雞犬不寧。我的性格亦變得暴躁,愛發怨言,甚至牢記讓我陷入困境的人和事。

 

不再抗拒信仰

2001 年,我家遷居天水圍,女兒在基督教小學就讀;太太開始重返教會。

 

然而,我仍十分抗拒信仰,認為世界上只有自己最可靠。

 

只是在太太不斷遊說下,才抱著陪伴和應酬的心態,偶爾參與教會聚會。

期間,透過不同牧者的講道,我對信仰的抗拒竟慢慢消失,更頻繁地參與聚會。2005 5 7 日,教會舉行音樂佈道會,當講員最後問:「有人願意接受主耶穌成為生命的主嗎?」突然心中有一意念「我為何一直不願相信呢?上帝已等我很久了。」於是我表示願意相信主耶穌。曾多次向我傳福音的太太,頓時感動落淚。

信主後,我從暴躁如雷慢慢變得溫和,以往常發怨言,現卻默默為主服侍。同時,家裡經濟狀況亦漸趨穩健,如今我已能原諒昔日令我陷入經濟困難的人,不對誰懷恨。

 

生活雖風平浪靜,但太太身體卻愈來愈差。

 

先是泌尿系統情況每況愈下,然後情緒出現問題要看精神科,接著因聽覺要看耳科,甚至走路開始不能平衡。我漸意識到問題並不簡單。

到了 2012 年,太太經過多番檢查後,證實患上遺傳性的腦病變——白質皮層病變。成因是大腦和小腦之間一些細胞受破壞或潰爛,病徵像中風和腦退化一樣。不幸的是,醫學界至今還未能找到治癒方法。

 

全力照顧家庭

CT6710372dpiB

作者(左)及太太

太太漸漸失去活動能力,要以輪椅代步;泌尿系統的疾病也趨惡化,膀胱退化收縮,容量減少,排泄次數倍增,卻不能自行排泄。我每天在職場勞碌,晚上回家後,仍要全力照顧太太。每晚凌晨一時及四時,我都要協助太太放小便。每天只有數小時睡眠。

對我來說,生命的改變,全因上帝的教導、憐憫;人生的改變,全因上帝的帶領、施恩。感恩上帝賜我能力,可毫無怨言地照顧家庭。我深深體會到,是上帝與我同行,從沒讓我孤單面對。

我不知道上帝會否改變太太的病情、何時讓太太回天家,但教導我與太太要勇於面對自己的人生,珍惜與對方相處的時間,一天比一天更依靠

 

因上帝的賜福,永遠比苦難多。

 

ccmFB_CT671_2018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