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才能得著

ct680000372dpi

文/陳淑娟

 

以為擔起所有

我曾任職電訊公司三十多年,是前上市公司業務總監。我在工作上免不了辦公室政治,要防備人,又要互相競爭,更要審時度勢,例如:每當看到哪位高層人員有上位的機會,便投其所好。當時我升職升得快,薪金不斷遞增,可算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自以為很厲害和很有眼光,高舉自己過於上帝。

 

誰知過了一年多,管理層決定換班子,人心惶惶,很多部門的高層同事都被裁走。我當然也甚擔憂,升職一年多便要面對裁員危機,那時才想起上帝,我放不下擁有的高薪厚職,便學人家禁食禱告以示虔誠。

 

然而,我仍躲不過被裁的現實。

 

徬徨之際,從前我看不起眼、未能升上高位的前老闆,突然來電找我,還以為他想奚落我,原來是找我到另一家剛發展的電訊公司一起開荒。雖然薪金驟降,對我來說也得騎牛找馬,心底裡仍放不下從前的厚薪、風光和權力。

 

我開始埋怨上帝,甚至不想返教會,

 

質疑上帝的慈愛,為何祂不應允我的禱告,還讓我落得如斯田地?雖然我表面上仍有返教會,卻是個沒有靈魂的基督徒。

新公司由起初一兩人,三年內已發展至一百人,業務蒸蒸日上。我漸漸看到上帝的安排很奇妙,祂的意念比我高,舉例:

第一,從前我因工作關係要中港兩邊走,轉職後反而有更多時間陪伴患讀寫障礙的兒子,跟他的關係改善了,開始理解他的需要,教他讀書寫字,盡媽媽的本分。

第二,從前常因壓力大而要服食止痛藥,轉職後不用了。

第三,從前常捲入辦公室政治,轉職後與同事關係融洽,至今仍是朋友。

 

在新公司工作了七年,業績增長理想,薪金已超越前公司,連老闆也敢頂撞。

 

我故態復萌,自以為是,再次把上帝擱在一旁。

 

看清不能放下的

由於我曾修讀神學,偶爾會在崇拜中講道,某年農曆新年的崇拜,大部分會友外遊,台下只有寥寥數人。我在講道時突然聽到上帝跟我說:

 

「你為何容許我的田荒涼?」並且禁不住流淚。

 

最初懷疑是否幻聽,便向牧師了解,他說不是幻聽,是聖靈的感動。我感到上帝要我承擔一些事,但又不知是甚麼。兩三個月後,我仍覺這個負擔很重,再與牧師分享,他說應該是上帝叫我做傳道人。

經過多次禱告,我知道上帝要我做傳道人。起初我跟祂爭論,要祂給我十五年好好發展事業,然後才為祂當傳道。

2013 年,理應是最好業績的4月一反常態,首兩週是零業績,令我心情煩躁,逢人就罵。雖然同事相繼離職,但我不怕被裁,因有很多獵頭公司為我介紹工作。而那一刻真正令我戰兢的,是再次聽到上帝跟我說話。

 

我害怕得跪下禱告。

 

上帝說:「你今日擁有的一切,包括財富、名聲、權力,甚至性命,只要我說要收回,下一秒就可以頓時消失。」

原來我一直以為自己可掌握的東西,一瞬間便可失去。至此我認識到上帝的權能,可惜並未完全順服,仍祈求看見印證。

一週後,生意漸漸好轉,還比往年更好。更奇妙的是,剛辭職不久的兩位同事,突然對我說想回來工作。上帝讓我完全看到祂的權能,我只能徹底投降,再次禱告後,

 

我決定放下一切擁有的,學習拿起上帝要我承擔的,

就是不再讓祂的田荒涼,走祂引領我走的路。

 

放下是得著的開始

當了傳道人,我服侍基層人士、新移民家庭、單親、露宿者等有需要的群體。原來我願意放下時,上帝就更大的使用我去服侍社會的弱勢社群,讓我屢屢經歷祂的恩典。現在我的生命散發喜樂,不再板起臉對人。上帝亦賜福我的家,有特殊需要的兒子已長大成人,如今是大學生了。

 

聖經說:「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六33上帝給我們各人都有不同位置,可以互相關懷服侍,或許其中需要我們付出,但這些所謂犧牲是我們蒙受上帝更大賜福的開始。

ccmfb_ct680_20190121

(本文是陳淑娟女士在本會與中國基督教播道會迦南道真堂及基督教恩臨堂合辦的新蒲崗福音午餐會的分享,內容經整理。)

 

 

CT6711072dpi

文/方華

 

某日與朋友共膳,大家盛讚她最近分享的風景照片漂亮,朋友因而笑談此次旅遊的小笑話。

 

她難得與家中姊妹一起旅遊,委託熟悉當地的姨甥女代訂酒店,沒想到兩代真的有差距。「姨甥女是設計師,給我們訂了時尚的小旅店,我們走進去發現,乘搭電梯找不到按鈕;到處都很黑暗,房間內開了所有燈還是不大看得見。」朋友說︰「我和妹妹都覺得太黑了,地方不好住。」

大家不禁會心微笑,都不再年輕了,對照明的要求是必須明亮;年輕的設計師則認為黑色、暗淡最有品味,沒想到阿姨會看不清楚,影響生活。

 

視力好,不需要太光亮便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可是仍需要有光,沒有光不能過正常的生活。

 

電燈泡是在十九世紀中葉才進入人們的生活,在此以前,當黑夜降臨,人們使用火把、蠟燭、油燈等照明工具。那個時期,光的重要不言而喻,你不用特別提醒,人人都知道要趁著有光做好要做的事。

 

 

「鑿壁偷光」遠自西漢,「囊螢映雪」則是晉代了,窮家子弟想盡辦法要爭取多一點讀書時間,當然得「借光」,只是這些典故成語愈來愈少人提及,不是嗎?你跟青少年講這個,他們沒有半點共鳴,在他們的經驗裡,要有光,按下開關就成。他們或許會說,今天反而應該講光害,光太多了啦!

 

耶穌勉勵祂的門徒︰「你們是世上的鹽……你們是世上的光。」(馬太福音五13-14鹽和光都是人不能缺少的東西,不但對生活很重要,對健康也很重要。耶穌時代當然沒有電燈,用的是油燈和火把。祂也告誡門徒,點燈要放在高處,才能照亮家裡所有人。光的作用是照明,所以不可能收藏起來。

耶穌過的也是這樣顯露的一生,正如聖經所說︰「生命在祂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約翰福音一4)耶穌在世的生命,說明了生命可以是完全不一樣的,就如光照入黑暗,人可以看清楚自己生命的真實面目。

 

耶穌的人生是可以考查的,許多人考查以後就心悅誠服地跟從祂,並且自己也成為別人的光,在自己的範圍內消弭黑暗。耶穌談的是照亮人的光,不是炫耀的光,不是今天那種霸凌式的強光。

 

想像你走在黑暗的路上,或駕車在沒有照明的路上,你最期盼的,不是那種突然強力籠罩你的強光——那是追捕或監視的符號,而是遠處有人家的燈火,讓你知道自己走對了;又或是前面開始出現稀疏的路燈,讓你知道自己沒有跑到荒野去。

 

光真正的意義是照亮,

而不是裝飾;

人生的意義也是從裡面活出光亮,

而非擁有各種浮誇的外在成績。

 

耶穌就是光,祂呼召你進入光中,自己也成為光。

ccmFB_CT671_20180322

(本文轉載自美國《中信》月刊第 67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