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救非因善行

CT682000972dpi

編輯室

 

為甚麼基督徒不是靠善行得救?

 

基督徒得救,不是靠行善,但得救後,卻應該有善行,因為已有主耶穌所賜完善的生命,就有行善的可能。

 

基督徒行善與其他宗教所說的善行不同。

 

其他宗教勸人為善,是以善行賺取救恩,這是不可能的,因沒有人能達到全善的地步。上帝則是先叫屬祂的人得以完全,遵守祂的教導,持守純全的心思意念和行為,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我們本來都是犯了罪,靈魂有病的人,怎能行善?

 

誠如使徒保羅形容他自己:「在我裡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馬書七18這是多少人的嘆息,除非他已放棄了認真做人的鬥志。

 

叫一個肉體中沒有良善的人去行善,如同叫一個重病的人,起床運動一樣不合情理,必先要把病治癒,才有可能運動。所以,相信耶穌基督的救贖,得著上帝所賜完善的生命是根本,行善是生命的自然現象。

 

沒有完善生命的根,就沒有善行的果實。

 

聖經是基督徒的靈糧,天天讀聖經,靈命得餵養,才有力量行善;正如人天天要吃飯,才有生活的力量。主耶穌曾以上帝的話,擊潰魔鬼的試探,是最好的範例。撒但最擅長斷章取義,扭曲上帝的話語,使不熟聖經的人,受其矇騙,行差踏錯,更可怕的是演變成異端,遮蔽真道。基督徒多讀聖經,就多有力量及智慧,能勝過魔鬼一切的蠱惑與陰謀。

 

聖經也是基督徒生活的指南。大衛王說:上帝的話是他腳前的燈,是他路上的光(參詩篇一一九105。上帝的話指示人走正路,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不致迷失。聖經也是人在逆境中最大的安慰,使人在苦難中有盼望。

 

基督徒想過聖潔純全的生活,必須靠賴上帝的話語。

 

聖經中最長的一章,是詩篇第一一九篇,全篇 176 節都在談論上帝話語的精粹及奇異的功效,能供應人各方面的需要。因此,基督徒都學習讀經禱告,認識上帝的教導,讓生命煥新,生活有力。

 

聖經中的約翰福音及約翰壹書是由使徒約翰寫成,為讓讀者明白永生的確據。「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約翰福音二十31)「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信奉上帝兒子之名的人,要叫你們知道自己有永生。」(約翰壹書五13

 

基督徒能活出善行,是因為耶穌基督救贖所賜予的新生命,並堅守上帝的教導。

 

故此,善行是得救後的果子,並非得救的原因。

 

ccmFB_CT682_20190510

本文資料採自《基本要道系列(一)——聖經》,由美國中信出版,香港中信代理。

讀者如欲進深了解基督信仰,歡迎致電本會 (2810-9933) 訂購。

 

 

何必一定要信主耶穌?

CT6710772dpi

文/桑安柱

 

只要憑良心做人,何必信主?

 

「只要憑良心做人,信不信是無所謂的。」許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他們以為人只要行善,宗教就沒有甚麼價值了。有不少沒有信耶穌的人,人格、道德都很高尚,何必還要叫他們相信呢?信耶穌還不是叫他們做好人麼?

做好人固然沒錯,但問題在於做怎樣的好人。一般人的「好」,不過是根據人所定的標準;而人的標準隨著所處的社會、環境、時代、階級、經濟、文化而改變。好比在羅馬時代,人們視奴隸制度為理所當然,沒有人認為不對;在回教國家,婦女是沒有地位的;中國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帽子下,以前娶妾的人被視為孝子賢孫。

 

  • 耶穌說:「除了上帝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路加福音十八19)善是上帝的本性,祂是善的典型,永不改變。人的善不過是相對的,上帝的善才是絕對標準。

 

基督信仰是:你當如天父一樣的完全(參馬太福音五48),所以問題的關鍵不在於人自以為好到甚麼程度,重要是上帝對人的要求是怎樣的標準。

 

  • 聖經說,人所有的義在上帝面前,好像污穢的衣服(參以賽亞書六十四6)。「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羅馬書三10)因此沒有人可以憑著自己的「好」自恃。

 

人在上帝面前,絕不能因行為得救。做好是人的本分,但若認為有了一點點「好」就可換得永生,不需要信靠上帝了,這是十分錯誤的想法,世上沒有一位完全人。

 

同時,「不信」乃是人的大罪。從前把耶穌基督釘在十字架上的,不是那些稅吏罪人,乃是許多那些當時的「好人」:虔誠的法利賽人與宗教界的領袖。又如聖徒保羅在信主以前,也曾逼迫教會,還以為是為上帝大發熱心。

 

再者,德行是由信念產生的,「做好人」的觀念實際上間接出乎先人的宗教信仰。試問,為甚麼一定要做好人呢?做惡人不行嗎?做好人是傳統宗教信念,已深印在人的心裡。雖然人口裡嚷著:「只要憑良心做人,信不信是無所謂的。」但人之所以要「做好人」,骨子裡還是有其所「信」,是自己不覺得而已。可是人憑良心做人的觀念,根基既如此脆弱,久而久之,在摒棄宗教的環境與潮流中,也會把「做好人」的思想棄之無遺。

 

真欲「憑良心做人」,應當以宗教信仰為後盾,因若沒有上帝的幫助,人無力真正行善,所以千萬不可說:「只要憑良心做人,信不信是無所謂的。」此時問題來了,人會說:「好!那麼我就相信,但為甚麼一定要信耶穌?相信別的宗教不是一樣嗎?」

 

相信別的宗教不是一樣?

 

中國人有個說法叫「殊途同歸」,許多人認為相信別的宗教,同樣可以達到目的,毋須一定要信耶穌。有些人以為各種宗教,公說公理,婆說婆理,索性甚麼都不信。有些人則以為「條條大路通羅馬」,所有宗教,目的相似,方法不同而已,大家應當抱容忍的態度,讓各人選擇他的宗教,不要勉強別人。

 

如果所有宗教都是殊途同歸,那麼基督徒到處傳道勸人,真是太無謂了。同時,上帝也自討苦吃,何必差遣祂的兒子到世上來,又何必令祂受十字架的苦,何必多此一舉呢?

 

  • 但聖經說:「除祂(耶穌)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使徒行傳四12

 

  •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翰福音十四6

 

所以,基督教顯然不贊同「殊途同歸」之說。

 

有人說基督徒的胸襟不夠大,心胸太狹窄,可是世上有不少狹窄的事。例如,數學是狹窄的:二加二總是四,但沒有人抗議數學為甚麼如此狹窄,反之覺得它的狹窄就是正確。又如,化學也是狹窄的科學,二氫(H2)與一氧(O)化合的結果總是水(H2O),不會是牛奶或咖啡;照樣,沒有人反對化學為甚麼如此狹窄,反之人們認為它的狹窄就是真理。再以政府發行紙幣的事為例,為甚麼我們只承認政府印發的紙幣為法定紙幣,而不承認偽造的紙幣呢?為甚麼我們不指摘政府太狹窄呢?

 

各種宗教都想尋求神,尋求真理;各種宗教都勸人為善,也有很好的教義和所信奉的道德律。他們的宗旨與動機是良善的,教主與許多教徒都有很值得景仰的人格。但基督教與其他宗教有個基本差異:其他宗教都是人發起的,人想追求神,想用自己的力量往天上爬,想用自己的方法創造永生,想用自己的功勞來註銷在神面前所犯的罪;而基督教是由上帝出發的,上帝預備了救法,祂願意將永生賜給人,祂的兒子為人流血贖罪,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

 

其他宗教只有人的理論與宗教哲學,卻沒有一位為人流血贖罪的救主;其他宗教的教主都已經死了,因為他們都是人,惟有耶穌基督死而復活,祂不在墳墓裡,已經勝了死亡的權勢。其他宗教以「行為」為得救的條件,叫人自己努力去「做」,做好人做到完全無疵的地步,所以得救始終遠遠在望,令人垂涎欲滴,翹首企望,畫餅充饑。基督教以上帝的恩典為得救的入門,再將新生命賜給一切信祂的人,使他們活出新生命。

 

基督教沒有勸人做好人,因為人已經死在罪惡過犯中,被罪惡捆綁,無能為力,這不是做好人的問題,人根本沒有力量行善。

 

其他宗教注重的是「教」,基督教所注重的乃是「救」。

 

得救的意義分兩方面:消極來說是指從罪惡中拯救出來;積極來說乃是救人進入新生命中,這生命開始與上帝相交。所以得救是脫離罪惡的權勢,變成一個新生的人。試問,世人若欲尋求上帝,與上帝和好,究竟用人自己設計的方法好呢,還是走上帝指示的途徑對呢?

ccmFB_CT671_20180410

(本文轉載自美國《中信》月刊第 6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