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人 恩人 友人 親人

CT6910007

文/張琨

人一生都想追求幸福、快樂、成功,這一切少不了貴人指點迷津,恩人提攜相助,友人肝膽相照,親人相依相伴,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貴人難遇,恩人難逢,友人難覓,親人難久,因而有成功幸福感的人並不多。

地上難求的,天上賜下來,只要你願意接受那一位,不僅能得到,且永遠不會失去。這位是誰呢?就是主耶穌。

 

主耶穌是貴人

我們都是上帝所造,本有上帝的形象,卻因罪與上帝隔絕且無力自拔。主耶穌本在天上,是聖潔者,卻道成人的樣式降卑人間,是我們與上帝的中保,拯救被罪捆綁的人類。

凡遇見祂的人,就能迷途知返。

聖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行淫的女子被人當場抓住,人們就試探耶穌,要不要用石頭砸死她?耶穌卻問大家:「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結果大家一個個離開,因為他們都有罪。耶穌又對那女子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參約翰福音八1-11

耶穌寥寥數語就讓眾人反觀自身,認識到自己有罪,又如何能定別人的罪?

這位女子遇到生命中的貴人,不光留住了性命,更難得的是蒙耶穌指點,從此要離開罪的轄制。耶穌又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約翰福音八12耶穌把我們從罪的黑暗裡救拔出來,讓我們得著生命的真光,

 

祂豈不是我們的貴人?

 

主耶穌是恩人

聖經裡有很多耶穌治癒疾病的例子,瞎子看見、瘸子行走、被鬼附體的得解脫,對他們來說,耶穌是大恩人。一分錢不用花,一天醫院不用住,無痛苦,無副作用,這樣的大恩人在世上還能找到第二個嗎?

可是耶穌來到世上,治病只是附帶的,祂不僅要治癒我們身體上的痛苦,更要治癒我們靈裡的疾病。

我們活在世上,不能解決罪與死的這兩大難題,都因耶穌的寶血迎刃而解,並能得永生,將來要進到祂所預備的天堂。這份恩典是多麼的浩大!這份真愛無以回報!

 

這樣的恩人到哪裡去找?

 

主耶穌是友人

耶穌為人類降卑人間,不是圖世上的福樂。

祂卑微地降生在馬槽裡,一生過著一貧如洗的生活,無論在曠野、海邊、聖殿、街頭、樹林,或是他人家中,都有耶穌的身影,或講道,或談心,或醫病趕鬼,或分享食物,舉手投足之間都是慈愛與智慧的化身。

祂喜愛小孩子的純潔,甘願繞道向那個生活墮落、被人鄙視的女子在井邊講道;夜裡接待來訪求問永生的官員,祂的道滋潤真心渴慕者的心田。耶穌對門徒們說:「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僕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我從我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約翰福音十五15祂屈膝為門徒洗腳,最後還甘願為罪人捨命。「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翰福十五13人可以為自己所愛的人去死,但是耶穌卻是為我們這些不可愛、又不愛祂、冒犯祂的罪人們而死,

 

何處能得此摯愛良友?

 

主耶穌是親人

我們信了主耶穌,就成了上帝的兒女,祂應許我們很多福分。主耶穌告訴我們:「你們中間作父親的,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拿蛇當魚給他呢……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祂的人嗎?」(路加福音十一11-13

耶穌復活升天後,賜下聖靈,住在每個人的心裡,作我們良心的導師。

我們失意時,祂安慰我們不要憂慮,一天的憂愁一天擔當;我們憤怒時,祂勸告我們不要含怒到日落;我們受傷時,祂用話語安慰我們;我們得意時,祂提醒我們一生的年歲好像一聲嘆息,轉眼成空;我們在危難時,祂要我們向祂禱告呼求。祂時刻環繞、看顧、保護我們,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又如鷹攪動巢窩,在雛鷹飛不動時背在兩翼之上(參申命記三十二10-11)。天父的愛實在無微不至,如春雨潤物細無聲,要我們在世上與祂同行,替我們分擔苦與憂。

 

天上地下還有誰能像這位慈愛的天父?

 

人何德何能得此厚恩厚寵?以色列歷史上的大衛王發出感嘆:「人算甚麼,祢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祢竟眷顧他!」(詩篇八4

我們不認識在天上的父,可是父卻認得我們。祂不忍我們沉淪滅亡,千方百計來尋找我們,聲聲呼喚,句句良言,苦口婆心將福音傳遞給我們。

親愛的朋友,我們在生命中能遇見這樣一位貴人恩人友人和親人時,你難道還不動心嗎?還猶豫不願接受嗎?願我們能謙卑屈膝,接受這份來自上帝的珍貴禮物!

ccmFB_CT691_20191223 

(本文轉載自美國《中信》月刊第 691 期)

 

 

應對人生苦難「演習」

CT6710572dpi

文/思懷

 

居安思危非同杞人憂天,未雨綢繆是人生智慧。

 

為應付恐怖分子,警方安排反恐演習;為減輕地震傷亡,遂有防震演習;其他還有火警演習、核事故演習等,好叫天災人禍突襲時,不致措手不及,好好保護自己,懂得應變求生。

 

那我們怎樣應對人生中的種種苦難?不管有沒有信仰,人都有機會遇上折騰磨人的苦難,例如身絕症、意外傷亡、親人離,喪偶失子、欠債破產、失業挫折、疾病痛苦等,無法預計和控制,你可曾想過怎樣充分預備應對必來的苦難?

 

難解的苦難

 

朋友,面對人生苦難,最佳出路是基督信仰。也許你會嗤之以鼻:「假如這世界有上帝,怎麼容許世上有苦難,叫世人受苦?這公平公道嗎?你說上帝慈愛和全能,你怎樣解釋?」

 

對,這確不易解釋;雖然聖經有教導我們各種不同苦難的可能來源,例如:人犯罪的結果、上帝對人罪的懲罰、大自然定律或上帝的試煉讓我們成長等,卻沒有明確告訴我們遭遇個人苦難的真正原因,或許這是上帝的奧。數年前家母因病離即為一例。

 

然而,基督信仰最能為苦難這奧提供最有力及叫人信服的回應:因為世界上沒有一個宗教信仰中的「神」會受苦而死,但耶穌為拯救人類,降臨人間,替我們在十字架上死,所流寶血洗淨我們的罪,從而成就了救贖。沒有耶穌的苦難,我們的靈魂便不能得著永恆拯救。

 

上帝亦經苦難

 

因此基督信仰最接近苦難,因耶穌曾親身經歷人間痛苦,最能明白我們的苦

 

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上帝;

我們經歷的一切,都感同身受。

 

「因我們的大祭司(耶穌)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希伯來書四15)耶穌在世上也受過苦難是基督徒面對苦難的最大憑據。

 

上帝勝過苦難

 

我們可以問:「為甚麼容許世上有苦難?」

 

但更值得我們反思的是:「為甚麼耶穌祢為我受苦難?」

 

我想聖經雖沒有解釋我們受苦的確切原因,但它幫助我們怎樣實際勇敢地面對和勝過苦難。基督徒不是孤單面對,而是有曾經受苦的耶穌陪伴我們一起渡過苦難,當中經歷的力量、安慰、鼓勵、大能、慈愛…

 

因有耶穌為依靠,基督徒往往能在苦難中展現頑強生命力。

 

當受苦時,我們思想那忍受罪人這樣頂撞的耶穌,就不會疲倦灰心,重萌勇氣忍耐下去(參希伯來書十二3)。

 

人生的苦難無可迴避,但耶穌應許:「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十六33)朋友,你懼怕苦難嗎?擔心痛苦嗎?你預備好面對苦難沒有?最有效面對苦難的來襲,莫如認識和信靠這位以親自受苦難來深愛我們的耶穌。

 

人間苦難何其多,耶穌受苦顯深情。

ccmFB_CT671_20190813

 

 

自我與捨己

CT675000972dpi

文/雷鳴

 

我們有罪冤不冤?

 

人被生下來無法選擇,一出生就有罪,豈不是挺冤啊?到底為何我們生而有罪呢?

 

我們知道上帝就是真理(參約翰福音十四6,十七17;約翰一書五7),當亞當和夏娃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當人不以上帝為中心的時候,就是偏離真理。希伯來原文中,罪的定義主要是「偏離正道」。有人追問:上帝只處理亞當和夏娃二人可以嗎?這樣既能解決罪的問題,又不牽連他們的後代——全人類。答案是不可能,因為:

一是罪的代表性。亞當是人類的代表,是上帝的最高創造,本無病、無老、無悲、無死,他的失敗代表著全人類的失敗。所有人都是他的子孫,他代表人類作出選擇:離開上帝,以自己為上帝。因此,亞當每個子孫一出生就擁有一個特質:自我中心,因為每個人都是由他而出。

二是罪的牽連性。我們都是由罪人亞當而生,所以難逃罪性,這就是為何大衛王會說:「我是在罪孽裡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詩篇五十一5

 

我們受苦冤不冤?

罪的集中表現是人人都自我中心,因為自我中心的本質就是以自己為上帝,自己作主。若認為自己最重要,就會只顧自己、滿足自己,自我利益高於他人,這叫自私,像亞當吃了分別善惡樹的果子,卻把責任推給妻子夏娃一樣(參創世記三12)。

有了自我中心,覺得自己比他人優秀,比別人強,高人一等,就產生驕傲,反之就產生自卑和嫉妒。若嫉妒異常強烈,甚至會出現傷害,像亞當的大兒子該隱因此殺害弟弟亞伯一樣(參創世記四8)。自我中心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不一一舉例,這一切都是源自亞當舊有的性情和習慣。

自我就是地獄的大門,是罪惡潘多拉的盒子,是人類罪性問題的集中表現。人性所有陰暗面都可以在自我上找到答案,而這些陰暗面又會衍生罪惡,無一例外,造成各種苦難:人際關係冷淡、婚姻關係艱難、親子關係衝突、工作關係緊張等,甚至教會裡也因著人的堅持而出現紛爭和分裂。

 

愈自我的人,面對苦難就愈痛苦。因為愈自我,就會對痛苦愈敏感,不願自己受傷,也受不起傷,更不容易饒恕,從而更加痛苦。從某層面來說,人的自我程度和罪的程度大致成正比,亦與由此帶來的痛苦大致成正比。

 

人類受苦往往不因上帝的懲罰,而是因為自食惡果(罪帶來的苦果)。從這角度看,人類受苦冤不冤?或許就個人而言是冤枉的,因為會受他人的罪惡牽連;但從整體上,一點都不冤枉,因為人人都在罪惡的大染缸中彼此傷害,只是有些人受傷害多些,有些人少些罷了。

自我的罪何等可怕,不但帶來罪惡和苦難,亦帶來死亡。「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羅馬書六23)罪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從罪來又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參羅馬書五12)。上帝用死來阻止罪惡,但死卻無法勝過罪惡。滅絕人類,重新造新人類又能怎樣?一代代死,一代代生,一代代仍活在罪中,於是主耶穌選擇為我們受死、復活,帶領我們勝過罪惡、超越死亡。

 

上帝奇妙的救贖

人既是上帝按照自己尊貴的形象所造,又蒙上帝所愛,祂怎能忍心人在罪中永死?身為父母,誰不愛自己的兒女?上帝更是如此,祂對我們的愛遠勝過地上父母對兒女之愛(參馬太福音七11)。以賽亞書四十九章 15 16 節說:「婦人焉能忘記她吃奶的嬰孩,不憐恤她所生的兒子?即或有忘記的,我卻不忘記你。看哪,我將你銘刻在我掌上;你的牆垣常在我眼前。」

所以上帝選擇甘心樂意將祂的獨生愛子賜給我們,為我們受盡屈辱,掛在十字架上,代我們受死,且在我們與祂為敵、為仇、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參羅馬書五8)。

 

即使人的罪藉著耶穌的寶血得以洗淨,可是慈愛的上帝既不收回人的自由意志,又不願意滅絕人類,人偏偏又自我中心,仍必活在罪中,如何解決呢?

 

感謝主!祂的智慧無法測度(參以賽亞書四十28)。上帝先藉著聖靈將我們重生(參約翰福音三7;彼得前書一23),人只要憑信心相信主耶穌,就有聖靈與其同在(參以弗所書一13;使徒行傳二17;約翰福音十四17),聖靈不斷幫助我們遵循主耶穌捨己的命令,我們只有捨己,才能徹底對付自我中心,繼而真正徹底地斷絕罪惡的溫床。加拉太書五章2425節說:「凡屬基督耶穌的人,是已經把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了。我們若是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

我們跟隨主不是要把別人釘十字架,不是挑剔別人的毛病,我們的敵人不是別人,正是自己,要對付的也是自己,就是自我中心。在世上,我們是與那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參以弗所書六12),但更大的爭戰卻常常是勝過自己。若能勝過自己,才是真正的得勝,基督的能力也會在我們身上全面彰顯。

捨己背十架是倚靠聖靈對付老我的過程,是不斷死去、也是不斷成聖的過程,是我們一生的功課。

ccmFB_CT675_20180807

(本文轉載自美國《中信》月刊第67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