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有多少慾望?〉

文/小魚女

中國作家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一書中寫道:「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慾望。」他還說:「人實現慾望的能力,遠遠趕不上他慾望的能力,這其間是一個永恆的距離。」

《韓非子・喻老篇》裡也有這樣一個故事:箕子發現紂王的生活愈來愈腐敗,便經常通過宮中的侍從打聽消息。一天,他問侍從:「現在,紂王吃飯時還用竹筷子嗎?」侍從說:「不再用竹筷子,已經改用象牙筷子了。」箕子說:「用象牙筷子,還會再使用陶碗嗎?必然要配玉器啊!用象牙筷、玉器皿,還會吃一般的飯菜嗎?必然要吃山珍海味啊!吃山珍海味,還會住蘆葦屋子嗎?必然要蓋樓閣啊!」侍從說:「你分析得很對,現在大王正準備蓋樓閣呢。」箕子說:「商朝怕是不會長久了。」

人總是渴望擁有更多的東西。中國淘寶商城自 2009 年發起的「雙十一」(每年 11 月 11 日)網購狂歡節促銷活動以來,一年又一年刷新著銷售高峰。去年「雙十一」當天全國網絡零售交易額超過兩千億人民幣,同比增長約 27%。在這場狂歡的背後,是多少難以抵禦的「慾望」之坑。很多人買了他們根本用不上的東西,甚至上一年「雙十一」搶購的戰利品還堆在牆角。與其說這是「消費升級」,不如說是「慾望升級」。暫時的物質堆積,是否能換來內心的滿足呢?

我也曾極度缺乏安全感,購物一度成為我尋找安全感和認同感的手段。家中衣櫃裡的衣服很多只穿過一次就被打入「冷宮」,有的甚至連標籤都沒拆下。在不斷尋求滿足的過程中,內心的空洞始終沒有被填滿。衣服無法滿足自己,就轉向珠寶、房子等,直至有一天我讀到聖經裡撒馬利亞婦人在井邊打水的故事,耶穌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翰福音四13-14)

距今一千六百多年前奧古斯丁就曾說過:「上帝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留了空處,惟有上帝能填滿它。」如果沒有尋找到活水源頭,恐怕我們永遠也無法消除那永遠填不滿的「慾望」。當我們以物質為目標去追求生命的意義時,我們究竟得到了甚麼?我們的慾望就像紂王一樣水漲船高。慾壑難填的根源不是我們的物質不夠豐富,而是心靈一直未得到滿足。你需要的是「井水」,還是「活水」?上帝早已向我們發出了邀請,你願意進到祂裡面,得享真正的滿足和平安嗎?
 

(本文轉載自美國《中信》月刊第 687 期)

你在哪裡?

CT681001072dpi

文/小魚女

 

有一本暢銷書《少有人走的路》中寫道:

 

「我們對現實的觀念就像是一張地圖,憑藉這張地圖,我們與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斷協調和談判。地圖準確無誤,我們就能確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甚麼地方,怎樣到達那裡;地圖漏洞百出,我們就會迷失方向。」

 

我們出行前,面對一張地圖時,總喜歡急忙尋找要到達的地方。實在「你在哪裡?」確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人若不知自己身處的位置,不知自己目前的狀況如何,試問又怎能知道如何動身,以及要走哪條路前往那將要到達的目的地呢?

 

有一次,我從滑雪場滑完夜場出來,突然遭遇一場大霧。

 

在車燈的照射下,我看見霧氣裊裊地在四周飄浮、瀰漫著。起初還覺得新鮮有趣,但隨著天色愈來愈黑,霧氣變得讓人戰兢,可視距離小於一米,連路燈都變得昏暗不清。

 

大霧像惡魔一樣,吞噬周圍的一切。

 

那種不知身在何處,前路茫茫的恐懼,讓人不禁寒意頓生。這時候如果打電話求助,對方第一句話一定會問:「你在哪裡?」

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如此?不期然間黑暗突然臨到,整個世界驟然黯淡,甚至漆黑一片。即使再熟悉的環境,再筆直順達的道路,都茫茫然看不到前方。

 

這時候最期待的是一盞明亮的燈,能夠指引方向,領我們走出迷霧。

 

聖經說:「天起了涼風,耶和華上帝在園中行走。那人和他妻子聽見上帝的聲音,就藏在園裡的樹木中,躲避耶和華上帝的面。耶和華上帝呼喚那人,對他說:『你在哪裡?』」(創世記三8-9這是上帝對人類的呼喊,給人機會承認自己的罪行、與上帝和好、回到起初美好的地方。

 

多少次我們認為自己有能力,「我靠自己行」,為自己繪製了一份「成功人生」的地圖。殊不知,短視的我們不知道自己已在懸崖邊緣,往前就是死亡之路。

 

只有看到自己身處險境的人,才會回應施救者。 

上帝柔聲呼喊:「你在哪裡?」這是一位父親對迷路孩子的呼喚。

 

聽到這個呼喚,出來吧!不要再躲藏,來到這位愛你、呼喚你的上帝面前。世上沒有哪個宗教的神靈會呼喚尋找你,除了那給你生命,如今等待、愛你的獨一真神——耶穌基督!回到上帝那裡,祂在尋找我們:「你在哪裡?」祂不是要刑罰我們,乃是要拯救我們,帶我們走出黑暗,進入永生。

ccmFB_CT681_20190305

(本文轉載自美國《中信》月刊第 68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