搵餐食啫

CT677000172dpiA

文/余浩霖

我在廣告公司工作了十多年,從職場上的不同經歷,發現了上帝賦予我的工作意義。

 

工作只為搵食?

人要工作的最基本原因,是「搵餐食」(為三餐謀生)。不單較年長的人有這種想法,愈來愈多職場新人也認為除謀生外,工作似沒多大意義。

聖經記載始祖亞當犯罪後,上帝要男人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裡得吃(參創世記三17),所以「搵食」命定是艱苦的。

現代人追求《窮爸爸,富爸爸》一書所說的財政自由——不上班也有收入和供應。這狀態出現在嬰孩時期。長大後,財政自由反成空想。因此,人人都怕得罪老闆,因得罪老闆就沒有供應。

但聖經說:「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馬太福音六26)這不是指人們無需工作,而是無需懼怕生命給工作或老闆轄制。

 

誰賦予意義?

美國一位大學教授嘗試將工作意義量化。

他將實驗對象分三組,組內各人都獲派工作紙,每完成一張工作紙會獲得三美元,

但報酬會逐步減少。

此外,第一組完成的工作紙會被放入特製公文袋,並寫上各人名字;

第二組的會隨便看看便擱在一旁,且不會記名;

第三組的卻立即放進碎紙機。

結果是第一組的工作動力較高,

他們感到工作受認同,產生了工作意義,

報酬遞減至 1.5 美元才不願做;第三組在報酬減至 2.7 美元已不願做了,而第二組結果亦與第三組接近。想像一下,當我們努力工作,老闆卻對工作成果不屑一顧,便易感到沒有意義。

 

工作意義由賦予工作那位而來。

 

聖經說我們的工作從上帝而來,祂在創世之時吩咐人管理萬物,把人放在管理層(management)的位置,不是工作者(worker)。上帝所賦予的意義,才是工作的真正意義。

 

小事雖小,恩典不少

 

剛加入廣告公司時,上帝給我一位很好的基督徒上司,我第一天上班,他就問我:「你覺得這行業幾點下班?」我戰戰兢兢,考慮一會後答是八時,他又問餘下時間做甚麼,我說睡覺、看電視、做家務……最後問是否覺得人生中最精華、最黃金的時期,沒預留給上帝?

 

這使我恍然大悟。

 

他鼓勵我要在工作上體驗和經歷上帝。

 

他以身作則,堅持週末盡量不叫同事上班,鼓勵同事把週末留給家人、教會和上帝。

 

我在一件小事中經歷上帝的看顧——有一次,我的團隊負責構思廣告的新點子,遲遲未有頭緒,當時已是星期五,接著的星期一要向客戶匯報。我打算翌日回公司加班,但老闆竟叫我們按時下班,星期一上班再想辦法。

可是,星期一早上仍沒頭緒,怎料,同事通知我們,該客戶因事主動將當天的會議延期。那刻我深深感受到,若我們週末加班,對整件事亦毫無幫助,反而當我們放膽交給上帝,卻能安然度過。

 

設立底線,靠主無懼

我遇過一位性格急躁、工作狂的上司,我曾加班至凌晨一時,並把完成的工作內容電郵給他,然後回家。

凌晨三時,他突然來電叫我立即修改。太太被吵醒,知道我要應付上司的無理要求,日以繼夜工作,她哭了。

 

當時我沒拒絕上司,但之後心裡不安,禱告後鼓起勇氣跟他說出我的底線,他逐漸收斂並減少無理要求。雖然我最後因家庭因素離職,但他至今仍是我的朋友。當我們願意倚靠上帝,不倚靠人,就會得平安。

 

廣告業常有不同的廣告獎,而這些獎項會影響升職加薪。

行內有人專門杜撰一些虛假的廣告內容,我覺得不平安,堅持不如此行,後果是獲獎機會比別人少

感謝上帝,我的堅持仍能拿得獎項,雖然事業發展可能比同輩慢,但我心裡平安,正因上帝的供應,使我不懼怕。

 

職場也能分享信仰

 

上文提到的基督徒上司,鼓勵我在職場上好好做基督徒,

 

將人帶到上帝面前。

 

我們在公司開辦基督徒小組,每天為一位同事祈禱。我經歷到上帝怎樣助我在職場上作好見證:

第一,上班初期遇到一位同事,常推卸責任,令我非常討厭他。一次,有趕急的公事處理卻找不到他,正氣憤憤時,看到他桌上有張與兩個小朋友的合照,我從未見過他這樣慈祥的笑容,那刻我開始對他改觀,當晚就為他禱告。

 

上帝讓我感受到,我可以作和平之子,散發親和的力量。

 

第二,曾經有兩個月,儘管我如何努力宣傳和邀請,仍無人參加午膳時間的基督徒小組,只有我獨個兒吃飯,有點灰心。某天突然有位同事走過來看著我吃飯,我不知找甚麼話題才好,便跟她談起信仰。我非常緊張,到分享完畢,問她是否願意接受主,她竟說願意。起初我還半信半疑,但她能清楚講出自己相信甚麼,我繼而為她禱告。

 

當我感到最沒有能力時,上帝使用我去說話,祂的供應真是奇妙。

 

享受工作

 

人生非常短暫,最終都會返回天家,而我們可享受在世時的工作意義,像享受工作假期一樣。

 

工作意義來自賦予我們工作的上帝,這意義對每個人來說都不同,我的工作意義是在職場上與同事分享信仰。只要相信上帝,人人都可在工作中找到真正意義。

 

ccmFB_CT677_20181109

(本文是余浩霖先生在本會與中國基督教播道會迦南道真堂及基督教恩臨堂合辦的新蒲崗福音午餐會的分享,內容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