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確診後的默想

文/李永盛

「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腓立比書四4)

記憶中,至少最近十年我都沒曾感冒發燒了,直至最近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坦白說,從開始出現症狀,到確診感染,至現在休息靜養,內心幾乎未有過擔心和懼怕。一方面,疫情爆發兩年多,大多數國家的政策已由防控變為共存,現廣泛傳播的病毒致命率不高,尤其在注射疫苗後,因此早有心理準備。另一方面,我真心相信,若沒上帝允許,任何事都不會發生在信靠祂的人身上。「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羅馬書八28)。因此,即使發生了「最不好的意外」,其實更是「好得無比的事情」。

我真心相信,基督徒最大的盼望就是與主永遠同在。這盼望的實現,要麼主再來,要麼人去見主。當然,我們不可為了早日見主而主動、提早放棄自己在世的生命,而應有使徒保羅的心態:「並非願意脫下這個,乃是願意穿上那個」(哥林多後書五4)。何況,我還有未信主的家人朋友,仍要努力向他們傳福音,因此地上的一番悲歡離合是難免的。

雖確診仍平安喜樂

患病期間有平安喜樂嗎?有。保羅即使身在監獄中仍以喜樂的心教導腓立比的弟兄姊妹要喜樂,那我在「感冒」中難道不能或沒有理由喜樂嗎?因此,我想這個心態是很正常的,也是應該的。

有了這心態,身體就不難受了嗎?不是,病毒入侵,還是非常難受。首先是發燒,我連續四天發燒,服了退燒藥後稍好轉數小時,惟治標不治本,過後發燒還會繼續。持續發燒讓人感覺疲倦,身體疲倦容易帶來靈裏的軟弱。其次是咳嗽,持續的乾咳會感到胸腔、聲帶快承受不了。還有咽喉痛,應是扁桃腺發炎導致,連吞口水都覺很痛。而腫脹的扁桃腺反過來又刺激口腔和咽喉不自主運動,進而導致頻繁的吞咽動作,每次都再痛一下。最後是鼻塞,有時晚上休息時兩邊都堵塞,不得不張開口,嚴重影響睡眠。

感恩上帝看顧保守

不論疫情爆發和這次感染的原因為何,我都真心相信,這必然有上帝的旨意在當中。而我的責任至少應有:反思自己的生命和生活;在上帝面前安靜、默想、認罪、悔改、尋求祂的旨意和帶領;信靠並祈求祂的醫治;堅固身邊患病的家人朋友等。

我感謝上帝,藉病痛讓我再次感恩祂過往的看顧和保守。每一天有着健康身體都應感謝上帝,惟一天一天的過,這種感謝或會流於膚淺,因人的罪性和弱點就是這樣,總覺一切美好都是理所當然。直至病患來到,我們才確實體會到,每一天都是上帝所賜極大恩典。

讚美上帝創造奇妙

我感謝上帝,讓我可藉身體的反應思考祂創造的奇妙。發燒讓人乏力,但發燒也是身體免疫系統被激發的一個訊號,表明身體正與疾病作戰。咳嗽讓人難受,卻是身體排除異物的有效方法。扁桃腺發炎很不舒服,但這是說明它正與入侵病毒搏鬥。流鼻涕也讓人難受,但鼻涕可保持呼吸道黏膜濕潤,藉以黏住一些有害物質,如細菌或病毒,並通過鼻涕的流出迅速排除體外。

這些一個又一個的小細節,除非是醫生,否則大部分人都不會研究其背後的意義。上帝創造我們的身體,是何等巧妙!感謝上帝,很多事情,祂沒有讓我們自己做決定。試想,如果患病時,我們自己可決定是否容讓令人不舒服的發燒、咳嗽、流鼻涕等現象出現,我想大多數人的本能反應都不願意,卻同時意味着我們的身體向病毒投降。

如果上帝把人的意志,創造得像這些身體器官一樣,不由人的心思掌控,而是由上帝創造的規律控制,那樣人就必要來到上帝面前敬拜祂。惟上帝愛我們,竟然冒着巨大風險,把我們的意志創造為自由選擇。結果遺憾的是,人竟然用上帝所賜的自由意志來敵擋祂,但上帝還是沒有放棄我們,反倒差派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來到我們中間,為我們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用極重無比的代價將萬民救贖回來。這就是福音。我為此再次感謝讚美上帝。

(本篇文章原文刊載於2022年5月號《中信》月刊總721期)

人的呼與吸

文/錢志群

這段時間,因新冠疫情只好宅在家中。高中即將畢業的兒子在家上課之餘,主動教我如何健身。我跟他一起練啞鈴、槓鈴等器械時,他不時提醒我在用力中要學會如何呼氣與吸氣。

休息時我在想,平日裡呼吸得那麼自然,不知不覺,不當一回事。為甚麼健身時,因呼吸不當而影響用力?想著想著,腦子裡出現了因感染新冠病毒的重病患者,在醫院裡無法呼吸而戴上呼吸機的畫面。

呼吸對人是如此重要,當呼吸停止時,意味著與這個世界、與親人們的永別。多少病人在病床上張著無比艱難的嘴等待救援,可呼吸機隨著病人的增多,愈來愈供不應求,以至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與英國首相約翰遜通電話時,對方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們需要呼吸機。」

疫情嚴重的國家誰不需要呼吸機?執筆時,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等疫情嚴重的國家,加起來現存呼吸機的數量僅為二十一萬台左右,而需求缺口已達九十萬台。儘管一些平日不是生產呼吸機的廠家也轉行生產,廠家們的訂貨熱線仍被打爆,供貨時間已延到四個月後。這四個月,又有多少人因為無法呼吸而絕望地離開人間。

如果沒有疾病,我們多少時候會在意過呼吸?人的呼吸本身就是一個奧祕。我們每時每刻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吸入的是氧氣。你知道嗎?科學測算表明,成人每小時需吸入的空氣量為 0.5 立方米,吸入約 21 升氧氣,呼出約 22.6 升的二氧化碳。如此,我們就不難計算出每人每天和一生需要呼吸多少空氣。再進一步想,已近八十億人口的世界,人們每天要呼吸多少空氣?

人類少不了氧氣的正常供應,正常情況下氧氣佔空氣的 21%。當空氣中的氧含量降至 12% 時,人會出現呼吸困難;降至 10%,會發生智力活動減退;降至 7%-8% 以下會危及生命。

空氣是怎麼來的?是一些聰明能幹的人源源不斷造出來的?是一些慈善機構源源不斷贈予的?都不是。空氣是上帝創造的天地萬有的一部分。上帝所造的萬有,除了每個個體有自身的奧祕,彼此之間都是和諧聯接,由祂賦予看不見的規律運行其中,周而復始。上帝創造植物森林,又賦予陽光與植物間的光合作用,全時間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並釋放出氧氣。

有一年,我帶孩子與岳母一起去中國的香格里拉旅遊。一到那裡,我們每人都買了輕便氧氣瓶,每當缺氧頭疼時就吸一口。岳母因年齡和身體原因,不時在吸。到了回程 機場,她仍抱著沒吸完的瓶子。孩子們對她說,現在已不需要了。當醫生的她扔了瓶子過安檢時,不停地感謝上帝造了免費的氧氣。是人將氧氣儲存起來作商業行為,幸虧上帝不是商人,否則窮人早死光了。

可是,我們有多少人感謝過這位大能慈愛的上帝?最近,網上熱傳一位九十三歲意大利老人大哭的照片。配文告訴讀者,他染上新冠肺炎住院治療後已有好轉。在得知使用呼吸機一天需付五千意大利幣時,老人哭了。醫生勸他不要為賬單難過,生命更重要。老人說,他不是因為要付的錢而哭,只是想到自己已呼吸上帝的空氣九十三年,卻從沒付過一分錢,也從來沒有感謝過祂而愧疚。

上帝不光賜給我們身體需要的空氣,還賜我們另一種空氣,是供應我們靈魂的呼吸。起初上帝造完天地萬物後,用泥土造出了亞當,又從他的鼻孔吹入了氣,使他「成了有靈的活人」(參創世記二7)。人死,不外乎是人的靈魂離開了身體,於是身體成了屍體。聖經中講得一清二楚:「祢收回牠們的氣,牠們就死亡,歸於塵土。」(參詩篇一○四29;傳道書十二7)聖經也記載了一些靈魂出竅後,先知以利亞求告上帝,以及主耶穌在世上讓人的靈魂回到他們自己身體的復活事例(參列王紀上十七21-22;路加福音八54-56)。

但是我們只在乎身體的氧,卻不在乎靈魂的氧。醫院裡的呼吸機對人的生命而言,治標卻不能治本。即便呼吸機救回了性命,有一天還是要見上帝的面,上帝那裡有另一個看不見的生命呼吸機。祂差派到世上為我們死而復活的愛子主耶穌向世人宣告:「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約翰福音十一25-26)只要憑信心,就能得祂所賜寶貴的永生,死亡只是一種生命狀態的改變,靈魂以及主再來時復活的身體,將永遠在天堂裡與祂同在。不管是被新冠病毒折磨而急需呼吸機救命的人,還是宅在家裡暫時平安的人,我們真的不能再拒絕上帝伸給我們的拯救之手!

(歡迎瀏覽作者網頁 www.zhiqunqian.com
(本文轉載自美國《中信》月刊第 701 期)

隔離病房工作的心路歷程

CT700000172dpi

文/林寶鈿

當二月初得悉快要進入隔離病房工作協助對抗新冠肺炎後,身為內科醫生的我,頓時也需消化和接受事實。起初幾天有點徬徨和忐忑不安,因當時醫學界對新冠肺炎的認識和治療方法還未完全掌握。之後,我安靜禱告,向上帝呼求,祂便讓我明白需作一些準備:心靈和實務上的積極準備。

心靈和實務的預備

心靈上,一方面我聯絡多方弟兄姊妹及基督徒親友,包括教會傳道人及兄姊,助道會兄姊、太太、兒子、中學同學、多年死黨、醫院院牧和同事等,懇請他們為我切切代禱,祈求身體健康,心靈安康,心存盼望。另一方面我亦預備會被感染的心態、可能要面對死亡的威脅、接受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深信上帝必與我同在。

實務上,一方面我加緊熟習穿上及卸下保護衣物的程序,減少受感染的機會;也多閱讀國際文獻掌握病毒的感染途徑,嚴重個案率、死亡率、診斷及治療方法,增加應付病毒的知識和能力。另一方面,我亦聯絡人壽保險經紀作些財產盤算及分配,也擬定遺書,表達一些意願及身後安排,免除後顧之憂。

聖經話語的激勵

在進入隔離病房前,已得到很多弟兄姊妹的代禱承諾;他們又引用聖經鼓勵我,使我內心平安:「耶和華要保護你,免受一切的災害;祂要保護你的性命。你出你入,耶和華要保護你,從今時直到永遠。」(詩篇一二一7-8)「你當剛強壯膽去行!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耶和華上帝就是我的上帝,與你同在;祂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歷代志上二十八20)。

雖然內心平安,但在隔離病房工作的日子,十分忙碌,也要獨自隔離生活,使我感到很孤單、寂寞和虛空,像聖經傳道書四章8節所述:「有人孤單無二,無子無兄,竟勞碌不息,眼目也不以錢財為足。他說:『我勞勞碌碌,刻苦自己,不享福樂,到底是為誰呢?』」 然而,上帝聽我禱告後,再藉經文激勵我:「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心,責任卻已經託付我了。」(哥林多前書九17)

倚靠上帝得平安

結果,在疫情期間,我帶著醫療使命感和責任心,雖然忙碌、緊張、孤單、寂寞,但同時感到很平安、很安慰、得力量、得恩典。皆因從一開始,上帝主動找我,引導身邊弟兄姊妹支援及安慰我,教導我積極作兩手準備,幫助我用信心跨越,讓我有安全感,有被保護及被激勵的動力。「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上帝的名。」(詩篇二十7)「我們得幫助,是在乎倚靠造天地之耶和華的名。」(詩篇一二四8)

願我們均能倚靠上帝的名,抓緊應許,在生命之道上一步一步逆難而上。

疫情中的懼怕與平安

請注意:「中信Light App」將於2020年8月31日停止服務,不便之處請見諒!

此網誌「傳書」ccmproclaim.hk 及「中信月刊」lifestory.hk 的文章分享則不受影響歡迎追蹤香港中信Facebook (ccmhk.ministry) 及 Instagram (ccmhk.ig) 的帖文分享及了解我們的發展動向。感謝大家一直的支持!

CT699000172dpi

文/林德蓮

上月兒子從中國回來新加坡,疫情中為了外孫女小曦的安全,我們與他隔離十四天並搬到女兒家住;這也是我工作非常忙碌的一天。

工作多年,從未遇過一小時內有近三十個家庭來看出租的房子。剛以為要結束了,卻有一家三口都戴著口罩的客戶出現。視察房子時閒聊中問他們從哪裡來?對方告知是武漢!一霎間,我和屋主互相對望,有點驚慌失措。對方趕緊說:「不要擔心,這期間我們沒回武漢。」之後,屋主告訴我心裡很不舒服,禱告希望無大礙。

忐忑不安無法入眠

回家後一進門就想抱小孫女,女兒提醒我要先洗澡,我才意識到自己的個人衛生和保護意識不強。今天站在來自武漢的一家人前,我連口罩都沒戴,還跟他們閒聊,想到這裡,心裡開始忐忑不安、害怕,以致無法入眠!

這對武漢夫婦,會否為了租房子而騙說沒回武漢?不祥的意念湧上心頭,最擔心的莫過於會否把病毒傳染給外孫女?

在床上輾轉難眠,於是發簡訊給幾位弟兄姊妹,請他們為我和屋主禱告,並囑咐不要讓我的家人知道,免得他們擔心。

深信上帝心意是好

此事讓我深深體會和明白,在聖經中為甚麼耶穌會對門徒說:「不要怕(懼怕)!」原來一顆懼怕的心,會讓人心跳加速、睡不著覺、心神不寧;像是把人困在黑暗中。我就這樣十四天在惶恐與不安中渡過,清楚看到自己的軟弱。

當報導說在新加坡這裡已有三間教會的弟兄姊妹受感染,我問女兒:你怎樣看教會肢體感染疫症?若果最先發生在我們教會,且我是第一個受感染的人,又把病毒傳給小曦,最終我們兩個都因這疾病而離開,你會怎麼樣?女兒毫不猶豫地說:「每件事都在上帝容許下才會發生的,我當然會很傷心難過,但深信上帝的美意是對她好。也許,將來她在成長過程中會面對疾病的痛苦或其他苦難;上帝愛她,所以就把她先接走。」女兒的回答讓我深感安慰。是的,在世上我們會面對疾病和災難,但那只能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我們不要怕他,這就是我們信仰的寶貴。

平安的心格外寶貴

我實在要感謝上帝,祂讓我深深體會到主耶穌對門徒所說的:「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翰福音十四27)原來平安不是理所當然的,當一個人懼怕、憂愁和膽怯時,有一顆平安的心就顯得格外寶貴。

耶穌又說:「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你們信上帝,也當信我。」(約翰福音十四1)感謝主!讓我能在疫情不斷蔓延的同時,在生活中經歷祂話語的寶貴,那是上帝對我極大的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