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

文/孫基立

緊靠某大學圖書館旁,有一個小小的花園。這個花園很奇特,地勢低於周圍的地面,像凹陷了下去,要下幾級階梯才能到。花園裡的大樹長得正好和地面上的灌木一樣高,遠遠看去,真看不出這裡有個隱藏了的小花園。

花園被繁密的灌木叢圍繞,只有一條彎曲幽深的小徑把人帶到那幾級階梯去。灌木與人齊高,很茂盛,其中一種有淡紅的花朵,花季時開得非常豔麗,花謝時,落下的花瓣將小徑鋪成淡紅色。這是一條幻術般的小徑,長著各種美麗的花果植物。灌木上的野果像綴滿的珊瑚珠,纏綿地拉住你,邀請你去看看它新熟的果實;那些形狀各異的綠葉也會在秋天化成各種顏色,將小徑裝點得色彩斑斕,引領你到花園去。

小徑盡頭還有一條長木椅,旁邊就是花園階梯的入口,下幾級階梯,就到達那個小花園。

這個小花園是許多讀書人的「曠野」。在圖書館讀書間歇時,我會去「曠野」休憩。我覺得書中的世界有時很紛亂,有許多爭吵的聲音,不明白的事…很多人以為書齋代表的是安靜,其實書中的世界也是充滿喧囂的。我們看到,人類歷史幾千年,並沒有甚麼改變,歷史中充滿陰謀,血腥和欺騙,即使是自然叢林世界,也是弱肉強食,還有許多無法解決的社會問題…

面對整個人類歷史浩如煙海的知識、見解、解決問題的方法……讀著讀著,也有迷惑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很渺小無知,那麼多的道路可以走,不知道怎樣選擇…

這時,我就會放下書本,去我的「曠野」走一走。

走過那條曲徑通幽的小路,下幾級階梯,一個小小的天地出現在我眼前:一小片綠色的草地、一條舒適的長椅、幾棵楓樹在微風中搖曳。院子的角落有一尊美麗少女雕像,她拿著弓,向後張望,好像發現身後有甚麼獵物。園裡的樹木花草無論在陽光下、在雨霧中,都顯得那麼快樂,彷彿儘管發生任何事情,都不會影響「他們」生機勃勃地成長,開花結果。

在聖經中,耶穌也有自己的「曠野」。在教導、傳道的生活中,時時會退到曠野中祈禱,遠離一切喧囂,讓自己的心靈在父上帝面前重新安靜下來。

我們的心靈也需要這樣的曠野,安靜地祈禱,讓上帝的平安進入心靈。

 

笛聲悠悠

CT680001072dpi

文/方華

 

有一個神祕的地方,一位老人家在樹下吹笛。那笛聲悠揚迷人,吸引了一名聰慧的小男孩循聲而至,坐在一旁聽得入了迷。良久老者停下來,

 

小男孩對他說:「你的笛聲就像聖誕音樂,可以給我講一個聖誕故事嗎?」

 

老者笑著說:「你想聽聖誕故事?其他人都說聽膩了呢!」

 

他輕撫笛子,娓娓道來:「那時我有兩支笛子,一支白天吹,一支晚上吹。白天那支是普通笛子,跟大家吹的笛子沒有不同。晚上那支很特別,人聽不到它的聲音,這樣其他牧童都可以安睡;但天使卻可以聽見這笛子的聲音,我一吹笛他們就成群結隊地來。我有很多天使朋友。」

 

小男孩聽到這裡,羨慕地看著老者。

 

「有一晚,當我吹完笛子,所有的天使都走了——只剩下一個。他走近我,彎身在我耳邊低語,告訴我一個大祕密。

 

「第二天晚上,我告訴其他牧童有一個嬰兒誕生了。我們一起到那裡,他們進去朝拜那嬰兒和祝賀他的父母,而我只能俯伏在地。後來,那位父親把我拉起來,說:

 

『我看見你有兩支笛子,你願意為嬰孩吹奏一曲嗎?』

 

「我回答:『只是這兩支笛子都不適合,因為這支是為普通人而設,而那支是為天使而設。』

 

那位父親笑了,他說:『我明白了。我和父親都是木匠,不過我們有一位先祖跟你一樣是個牧童,他也吹笛子;只是後來眾人立他為王,他覺得不宜再吹笛子,就把笛子收起來了。他死後,這不起眼的遺物在我們家族中代代相傳,大家說只有好牧人才配得上用它。我從沒讓人吹過它,不過今晚我很高興,拿去吧,請你吹這支笛子。』

 

老者轉過頭來看著小男孩,臉容好像發光,說:

 

「孩子,我真的吹起那支笛子來。那是我一生中最偉大的時刻,我把所有天使、所有星星都叫來了。」

 

老者給男孩看他吹的笛子:「這就是那位木匠讓我保留的笛子。現在我已經老了,很想把它傳遞下去,只是誰願意接受它呢?人們都有其他選擇。」

 

聽到這話小男孩笑了。他是一名聰慧的孩子,明白對方的意思。

 

他想起每年12月的街道總是充滿歡樂的氣氛,店舖掛著裝飾,大書「節日快樂」,但沒有人深究慶祝些甚麼,大家只是忙於購物吃喝——這是人們最擅長的。

至於曠野中的明星燦爛、

小城裡天使與凡人一同歡迎降生於卑微中的嬰兒,

這事實的深意被大多數人遺忘忽略,

卻仍然在悠悠的笛聲中傳揚。

那是極大的祕密,

是上帝向人啟示心意的驚天行動。

ccmFB_CT680_20181221

(作者按:本文取材於 Theophane the Monk 所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