祂的時間最好

轉瞬間,兒子已升中一。回想為他選幼稚園時我仍未信主,惟相信在教會成長的孩子較純樸,就特意讓他入讀基督教學校,因而接觸到這信仰,並因一位姊妹誠懇的關懷,便也參加教會聚會。

學習交託

後來在工作上遇到沉重壓力,一向只憑意志便能解決問題的我,自覺已感無力!在幾近崩潰下,未信主的丈夫竟鼓勵我祈禱,於是儘管一試地把心裡的感受和難處向上帝傾訴。禱告後,內心竟有一份從未經歷過的平安。

有一晚在公司工作至夜深,壓力令我失控地不斷流淚。剛好教會的團契組長在群組傳來詩歌,我聽著聽著,淚水竟慢慢止住,心情也平復過來。之後又有姊妹傳來一段英文訊息:

When God pushes you to the edge of difficulty

Trust Him fully

Because two things can happen

Either He’ll catch you when you fall

Or He will teach you how to fly

(中譯)

當上帝把你推到困境的邊緣時

要完全相信祂

因為可能發生兩件事

當你跌下時祂會接著你

或者祂會教你如何飛翔

讀了這訊息後,我作了一個重要決定:將壓力交託上帝,相信祂會接著我或教曉我飛翔!

其間又有一位同事跟我說:「放心交給上帝,祂會給你開第三條路。」每當走到無力時,感恩上帝總差派天使來鼓勵。記得有一次又因工作壓力而發惡夢:為著業績不達標而被解僱!醒來後便想又要靠自己趕在死線前追趕業績。翌日回到辦公室,驚訝地發現業績已達到老闆要求!上帝真的為我開了第三條路!那刻我深深感受到祂的存在,確信祂是聽禱告和施恩的上帝。於是立刻向祂認罪悔改,願意一生信靠和跟隨祂。

當然,信靠上帝並非意味祂會為我解決所有問題,卻可經歷祂所賜的平安。人生路我們看不透,但在上帝裡有平安,只要跟著上帝的心意行,祂必帶領,絕不撇棄。

負面情緒得醫治

2019 年中,自香港爆發社會運動以來,我的情緒每況愈下,連工作也感乏力。當察覺教會內的弟兄姊妹各有不同立場後,從前把團契放在首位的我選擇逃避,只參加週日崇拜。內心的鬱結日積月累,糾結的負面情緒讓我變得沉默。上帝知道我的困擾,祂不動聲色地安排一切,帶領我渡過情感的幽谷。一位不知情的姊妹鼓勵我繼續參加團契,她一向很關心我,常幫助我明白聖經真理。為免她擔心,我繼續出席團契,但會後立即離開。

上帝又藉著一個去年我已承諾負責的團契聚會醫治我,聚會主題是「信仰與生命的關係」。為預備這聚會,我搜集了很多資料。差不多完成時,聽到內心有聲音問:上帝要的只是文字理解嗎?反思後,明白祂要我透過經文信息細察自己的生命。藉此才發現自己原來一直被社會的撕裂困住,內心世界愈趨負面,甚至影響了信仰生活。我把這些發現和在信仰上的反思記下,在團契聚會中分享,並鼓勵弟兄姊妹:「無論今天遇到甚麼逆境、困難,都不要離開。因為上帝從沒離開我們,祂必帶領我們行在正確的道路上。」沒想到我的分享引起了弟兄姊妹積極的迴響,上帝以此醫治、紓解我內心的鬱結。我因而豁然開朗起來,工作的心力也大大提升。

上帝還使用一位在社會運動上與我看法不同的牧者,透過他的講道信息幫助我明白上帝的心意。上帝要不同立場的弟兄姊妹回歸祂的道,因只有這樣,人與人之間的撕裂才有癒合的機會。牧者的分享令我拓寬視野,內心再次舒暢起來,深深感受到從上帝而來的平安。

上帝必帶領

上帝很奇妙,祂垂聽禱告,但不是以我預期的時間出手,而是以祂認為最好的時機來帶領我。比如上述的團契聚會,上帝給了我七個月時間沉澱和體驗,否則我不會有如此深刻的反省。整件事讓我看到上帝不斷的醫治,把我的負面情緒一一釋放,更教曉我融洽關係的重要,並要為撕裂了的人際關係禱告。這些經歷都讓我再次體現祂的同在。

我的信心就是這樣一步步地建立起來,從靠自己到信靠上帝,對我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改變。感恩的是,在我灰心難受甚至想離開教會時,上帝卻愛我到底,從不離開我。祂一直與我同行,並指引當行的路。

(何在凡採訪)

三句家常話

CT687000772dpi

文/楊國堅

 

你希望回到家裡時,能感受到家是避風港嗎?

 

有三句家常話,可以為家人關係的悶局帶來變化。

 

「不要緊」

 

我曾不小心打碎了一隻碗,當時很害怕太太衝進廚房來罵我,不過太太進來卻是問:「你有沒有割傷呀?」我即時整個人放鬆下來,因為她關心的是我,不是那隻碗

 

當你想法不同,表達就會不同,效果也會不一樣。

 

太太從丈夫的角度看事情,愛惜對方而說一句「不要緊」,讓人感到開心。可是「不要緊」原來也不容易出口!兒子有次打碎東西,我開口說的竟是「食嘢唔做嘢,做嘢打爛嘢。」兒子立即反抗說:「爸爸,你昨天也摔破東西!你不怪責自己,卻來怪責我!」

 

另一次,太太著我買油回家,並指定到某家超級市場購買,因當日有特價優惠。可是我下班後很疲累,在路經的另一家超市買了,因只是一元幾毫的差別。回到家裡,太太問:「買了油沒有?」我隨口應過後,便將單據丟進垃圾桶。我不想因此惹來爭辯,心底希望太太跟我說,無論在哪家超巿買也不要緊。

 

一句「不要緊」,避免了很多家庭衝突,避免了在家中互相較量,更加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逃避和謊言。

 

我們與子女相處,也需有所寬容,讓他們知道有些錯誤是不要緊的,這樣,他們才不會因害怕或擔憂而用謊話欺騙我們。「不要緊」可以幫助我們消除犯錯的恐懼。

 

聖經說:「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約翰壹書四18當我們嘗試愛對方,考慮對方的處境,以對方的角度看事情,大家便能有更大的寬容,放下各自的武裝或偽裝,坦誠對話和相處了。

 

「多謝你」

 

「多謝」是肯定別人的努力,也是代表不用自己的角度,而是以對方付出的努力來判別事情。

 

有一次,我幫忙買日用品回家,卻忘記要到銀行存入支票。太太知道後卻說:「多謝你。忘了入票不要緊!或者我們飯後散散步,到時才入票啦!」

 

一句「多謝你」讓整個局面顯得截然不同。我也就更樂意接受購物的任命,好換來欣賞了。

 

與兒女相處也是一樣,兒子拿成績表回家時說:「我的數學有進步」,如果作爸爸的能夠說一句:「兒子,多謝你,你讓爸爸放下了很多擔心。」兒子雖然沒有特別回應,不過他心裡實在是開心到「飛起」。一家人若能夠對彼此付出的努力說一句多謝,效果會完全不同。

 

「多謝你」,也表示我們不以暫時的結果來評價對方。

 

例如,兒子讀書成績不好,可能是他懶惰,也可能是因為某些特殊原因,如心理或身體狀況造成。如果我們以暫時的結果來評價別人,可能會錯失彼此的關係。我曾經認識一位學生,從不專心上課,初中後就離開香港去了美國。最初他只是洗碗碟,後來重新專注讀書,學業突飛猛進。現在他成就之高,讓我完全想像不到。

 

「對不起」

 

曾聽過一些長者說:「『對不起』這句話真的說不出口說了就等同承認是我錯了。」原來我們不容易承認錯誤。

 

不過「對不起」卻是最能夠體諒對方的說法,是由對方的角度出發,因而可以消除很多積怨。

 

我在幫助一些夫婦進行婚姻輔導。記得有一次,太太終在輔導中反省到自己的弱點和錯誤,那刻她即時在輔導室裡當面對丈夫說:「真對不起,原來我所做的事一直令你這麼難受。」丈夫頓時由緊張、防衛的姿態,放鬆雙肩,也放下防禦。聖經說:「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羅馬書十三8)。

 

「對不起」是更多體諒對方,也讓彼此放下對立的姿態,釋出溝通的善意。

 

放下自我

 

「不要緊」、「多謝你」、「對不起」,這三句話都要由學習放下自我,從別人的角度看事情做起。背後有一個重要信念,特別是對基督徒而言,需要回到上帝面前:「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加拉書二20)。以耶穌的教導作行事為人的準則,放下自我,學習愛人如己。

 

三句說話、兩個角度(對方和自己的角度)、一個信念。希望這樣可以提醒我們以彼此相愛建立家庭,增進和諧關係。

ccmFB_CT687_201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