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單?不孤單!

文/Elsie

這兩年我與不少香港人一樣經驗切膚的分離——與自己同住相知幾十年的至親逐一移居海外。得悉他們的決定時,由起初的錯愕,及後的不捨,到最終能笑着送走他們,全是恩典的見證。若沒有天父以祂的話語安慰和提醒,我實在辦不到。

萬般不捨

2021年7月15日,我在機場送走了二妹一家四口,那時還萬般不捨,以淚眼目送他們進入機場禁區。萬料不到,一年多以後,我再次到達機場,親自送走我的母親和另外兩位妹妹。

2022年10月20日是我們四人最後一次在香港相聚的日子,因為她們當晚便要乘搭夜機移居英國。我一早醒過來,如常讀經和靈修。期間我看着仍然熟睡的三位家人,仍未太感受到離愁別緒。但當我想到,不能再與他們促膝而坐、吃飯聊天、分享瑣事……傷感便如海浪般湧上心頭。

當我將視線轉回聖經上,那天剛讀到耶穌平靜風和海的記載。門徒向耶穌求救時,「耶穌說:『你們這小信的人哪,為甚麼膽怯呢?』於是起來,斥責風和海,風和海就大大平靜了。」(馬太福音八26),接續以《荒漠甘泉》作靈修,那天引用的經文竟是腓立比書四章7節:「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門徒內心的膽怯正是我內心的寫照,因為我實在害怕分離,更害怕不知何日再相見。然而這份膽怯與基督耶穌所賜那出人意外的平安成了強烈對比。是的,基督的平安大得可以蓋過一切恐懼戰兢,所以祂才有能力平靜洶湧的風和海。讀着主的話,我感受到祂的安慰與保守,頓時釋懷了。

同在同行

我曾以為,沒有至親在身邊會感到孤單,上帝卻讓我看到祂的供應,也讓我看到別人的需要,使我有機會服侍他們,包括一些許久才見面的親友。

自家人移居英國後,叔父一家三口便常常主動聯絡我,彼此也多了聊天和飯聚的機會。我不僅從中感受到他們的關愛,也有機會了解他們的情況。主賜我機會學習作聆聽者,細聽他們分享日常瑣事和生活感受。叔叔常說:「見到你我就快樂了。」每次聽到也很感動……

還有一些朋友和主內肢體。即使疫情而不方便多見面,但他們常傳來問候的信息,更不約而同說道:「有甚麼事便開聲好了。」如此簡單的一句話,使我感受到他們默默地支持着我。

如此種種,就如以馬內利的主告訴我:「是的!我常與你同在,並以合適的時機和方法,讓你感受到我的愛與同行。你看似孤單,但絕不孤單!」

真的!耶穌曾說過:「其實我不是獨自一人,因為有父與我同在。」(約翰福音十六32)這就是我現在的親身體驗。縱然我們看不到主的實體,但祂總會以其方式回應我們的需要,從而讓我們感受到祂的愛。沒甚麼能使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靠着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羅馬書八37)

愛與安慰

還記得那天我們一起到元朗吃飯,又陪她們買東西,再幫忙作最後收拾。最後帶着安慰和祝福,笑着送走她們。沒有哭哭啼啼,只有感恩感激。主若許可,相信我們團聚的日子不遠矣。

在往後的日子,我會帶着主當天的安慰和提醒,還有媽媽的叮嚀——「多吃一點,好好照顧自己啊!」,以期待的心情盼望着團聚那天的到臨。

回望這兩個月的經歷,我想真正的孤單並非身旁沒有至親至愛的人,而是生命中沒有那位愛我們的上帝!盼望世上每位感到孤單或缺乏愛的人都能遇上主耶穌基督,從祂身上嚐到真正的愛和滿足。

本文章原刊載於《中信》月刊總731期(2023年3月號)

〈順路〉

CT6711172dpi

文/黃剛

 

酷暑的午間,熾烈的陽光把整個城市得銀焰、熱騰騰。

 

一個陌生人站在路口,看著前方一大片遼闊的露天廣場,有點猶豫,不肯定到目的地是否要經過此處。廣場上空無一人,沒打傘的路人都避陽如避雨般,逃到各種高物的蔭下

 

陌生人找不到人問路,只好鼓起勇氣,冒著毒花花的陽光,竄走過去。走到廣場中間的游泳館,迎面走出一個身材高大、皮膚黝黑的年輕人。

 

陌生人向他問路,他看了地址,指點一番,看見陌生人疑惑的眼神,便說:「跟我走。」年輕人轉過頭已走在前方。

 

「你要去那裡嗎?」陌生人問。

 

答道:「順路。」

 

走了幾步,年輕人把手上的傘遞上「我多帶了傘,給你用。」陌生人撐著傘,感到有點不好意思。

 

「我不怕,你用吧。」年輕人接著說。

 

到了廣場的盡頭,年輕人給陌生人指示一個不顯眼的路標,沿著走可以直達目的地。

 

然後,回過頭就走了。

 

陌生人詫異年輕人走回頭路,望著他的背影,看著他個人走在遼闊而灼熱的廣場上。原來「順路」和「多帶了傘」,都不是真的,真實的是周到的理由和體貼的幫助。

 

真正的關愛是替別人著想,甚至願意為了別人的好處而犧牲,如聖經所說:「不求自己的益處…」(哥林多前書十三5

ccmFB_CT671_20190725

 

情緒急救員

CT679000372dpi

採訪及整理/思懷

 

人非草木,誰屬無情?

 

香港人出名愛拚打天下,但有幾人能打開心窗,誠實面對自己的問題?傾訴總在夜深,但夜闌靜,問誰有共鳴?特別人生臨危機,情緒波動,不懂表達、處理內心情感,積壓良久,情緒氾濫時,湧上心頭最是難受。

 

沙灘、泳池有救生員當值,救急扶危。

 

恩澤則充當「情緒急救員」,為來電求助者施行「急救」,引導他們傾吐心聲,紓緩情緒;否則情緒崩塌,後果不堪設想……

 

經歷輔導人生

 

恩澤在接聽求助電話的過程中,曾遇上同是天涯淪落人,讓他彷彿看見當年的自己:

 

那年他陷入人生低谷,被公司開除,事業挫折重重,更與女友分手,飽嘗失業失戀之痛。追求錢途是他當時的人生目標,但諸事不順,頓覺人生失去盼望和意義,萬念俱灰,遂萌輕生念頭。因不懂表達內心鬱結,經常亂擲物件,宣泄內心怒氣和不滿……他在回想時也感挺恐怖可怕!

 

好友見恩澤憔悴面容,建議他找心理輔導幫忙。他對此全無認識,但別無出路下,鼓起勇氣一試。

 

這是他人生第一次跟陌生人盡訴心中情,之後接受長期輔導,心結才慢慢一個一個解開。

 

真誠同感「深心聽」

 

恩澤自感今天竟當起「情緒急救員」,有點諷刺,像是負傷的醫治者,感同身受,別有一番滋味。

 

每當求助者來電,他的心情不期然緊張,因知對方人生正處危機,有難處卻無人可分擔,情緒超負面,瀕臨崩潰邊緣。卻不知對方是怎樣子的故事,又無從猜測,故他會嘗試把握時機,盡力急救,讓對方能抒發鬱結,疏導惡劣情緒。

 

求助者都是正遭受不同形式及強度人生危機衝擊的人,內心猶如地震後引發的海嘯,頃刻被情緒這滔天巨浪淹蓋自己的價值,愈想愈灰,捲到海底。此是關鍵時刻,他們最需要一雙真誠聆聽的耳朵,而不是冷冰冰的解決方案或理性建議。「深心聽」(deep heart listening),即用心聆聽對方深層的內心,給予適切的關愛。用心聆聽比嘴巴講理重要,營造自然空間,讓對方道出內心感受,紓緩紊亂情緒,渡過危機。

 

恩澤的急救箱就是一顆願意「深心聽」的心靈。

 

基督的愛激勵我

 

恩澤當「情緒急救員」須先克服心魔——勇敢面對和處理自己破碎的過去:「我因有信仰力量支持,上帝藉著輔導員和聖經教導,助我跨越人生危機,重建我的價值觀和人生意義,自己有了新生命,才能承托別人的生命。」

 

恩澤非常喜歡聖經哥林多後書五章1415節的經文:「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並且祂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

 

他說:「這正好是我的寫照。我曾飽受情緒困擾之苦,親身經歷接受輔導急救情緒,體會適時的『深心聽』何等寶貴,如雪中送炭。

 

所以今天能在上帝的愛激勵下,靠著祂站起來,並懷報恩的心和藉著基督的愛,去服侍這群朋友,盼望能陪伴他們渡過難關,我也藉急救情緒的服侍為上帝而活。」

 

都市心靈多孤寂

 

經歷多次情緒急救服侍,聽過許多朋友真誠真實的故事,恩澤別懷感觸:「香港雖為國際大都會,城市脈搏急速,各方面水平高、效率快,但這個城市卻患病了!人情味淡了許多,鮮有人願意停下手上的事,一聽情緒困擾者的心聲,扶他們一把。

 

假如這個城市能有更多人願意『深心聽』,施予愛心、耐性、細心的聆聽空間,我想很多社會慘劇均能避免。近年『情緒海嘯』噬人,屢屢侵襲人心,皆源於都市的孤寂、心靈的荒蕪乾涸……」

 

都市心聲向誰訴?情緒急救深心聽。

 

人皆需要生命支持系統(Life Support System),你願意如恩澤的忠告,多留心受情緒困擾的朋友,敏銳他們的需要,施予「深心聽」,成為他們的生命支持系統嗎?

 

多一份深度聆聽,少一些冷漠對待,就能驅走內心黑夜,讓晴空再現,社會就不一樣了。

 

感謝耶穌,每時每刻都樂意「深心聽」我們的禱告:「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上帝)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希伯來書四16

 

「深心聽」六項小建議(也適用於朋友間交談)

 

 傾

 談

 前

 準

 備

(1)

先考慮自己當下的狀態是否合適「深心聽」,有時對方的問題可能很複雜,超出自己的承載力,此時可向對方說 :「我未必完全明白你遇到的問題,但希望你會找到出路。」先表達關心,然後鼓勵對方尋求合適的專業援助。

(2)

要有心理準備,接近對方的時候可能會遭拒絕,但不用太自責,可能對方未準備好,這不是最適當的時機表達關懷。

(3)

對方基於對你的信任而跟你傾訴,故此你也必須尊重對方的私隱,承諾保守祕密。

 與

 對

 方

 傾

 談

 時

(4)

就算不認同對方的說話和想法,請不要理論,只管聆聽。留心對方的語調、聲線或背景聲音,多用開放式問題,例如:「你好像因為……而不開心,是不是?」「當發生那件事時,你覺得怎樣?」儘量讓對方傾吐心曲便可。

(5)

不要打斷對方說話,專心聆聽,給予對方足夠的傾訴空間,嘗試感受對方的感受。適時作簡單回應:「嗯,明白這樣的情況會好辛苦。」「發生這樣的事真的很不開心。」

(6)

緊記對方正面臨情緒困擾,甚或崩潰,很需要別人聆聽、陪伴,可給予正面鼓勵:「多謝你對我的信任,坦白道出內心的困擾,這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付出很大勇氣。」

 

ccmFB_CT679_2019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