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抱有時

文/馮海

有一個日本人在網上搜索家鄉。他在谷歌地圖上輸入地址,螢幕上出現了老家的街道。童年的巷子邊,他忽然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那是幾年前已經去世的父親,就站在自家門前。這人順着父親張望的方向滑動鼠標,驚訝地發現一個背影正走過街角——那是他已去世的母親,走在回家的路上。原來他父親站在那兒,為要等愛人回家。

谷歌地圖多年前記錄的舊圖片讓這位日本人深受震動,他把這件事分享到網上,無意間掀起了一場浪潮——許多人效法他,試圖通過谷歌地圖,再「邂逅」一次故鄉和故人:有人看到自家的狗還活着,在花園中玩耍;有人原本打算賣掉父親的老房子,卻看到父親的舊車停在柵欄邊,兒時的記憶湧上心頭,就此打消了賣房子的念頭;陽光下,老奶奶在門前照看花兒;爸爸在前院割草;老鄰居站在人行道上聊天……舊圖片記錄了當時不曾留意就匆匆逝去的年歲。

聖經說:「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傳道書三5)。懷抱的時候不覺得,總要等到不懷抱的時候,才倍感思念。

新冠疫情期間,女兒在家上網課,形成了一套新的作息規律。幾乎每天下午,她都會靠在我懷裏,睡一個短短的午覺。每當我看着懷中熟睡的小臉,心裏常湧出這句經文:「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

總有一天孩子會長大,我會老去,我們會漸行漸遠。聖經還說:「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傳道書三2)。到那一天,造物主拔出祂所栽種的,我和我所愛的人會被死亡阻隔。那條冷河,無論誰先渡過去,留下的人就孤單了。

然而每次看着懷抱中熟睡的孩子,我心中沒有憂傷,只有光明、喜悅和盼望。懷抱有時,此刻就珍惜這懷抱;等到不懷抱,那也不過是短暫的片時,我和我愛的人終將團聚在永恆的天家。在那裏,我們永不分離,因為我們在主耶穌基督裏罪得赦免,蒙了永生。

從谷歌地圖上回憶舊時光,再看一眼親愛的人,能帶來多少安慰呢?信靠主耶穌基督的人卻能得着最美的盼望——我們將享受永恆的懷抱。

我還記得母親離世的時候,門前的大樹映着燦爛的餘暉,倦鳥陸續歸巢安歇。在更大的畫面裏,我看到我和我的母親、我的孩子終將歸回同一個家園。在那裏,「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示錄二十一4)

天國是上帝巨大無邊的懷抱,要懷抱所有屬祂的兒女。我們要在其中安居,歡樂,永蒙慈愛,這是多麼美好的盼望!

本文轉載自美國《中信》月刊 2021 年 7 月號第 711 期)

看透萬事

文/葡萄籽

這不過是尋常的石麒麟吧!很多地方都有,但當我在台北街頭散步時遇到門前擺放的這一對,心頭仍難免一震,彷彿回到香港的中環。回想學生時代,某銀行大廈總部前的一雙石獅子,是友儕間約會聚首的地標,一如尖沙咀碼頭的五枝旗桿下。

時光不會停留,縱使物轉星移,人事全非,但駐留在心中那些珍貴的回憶,卻不能磨滅,也徒添唏噓。

而聖經早把萬事看透,說人在世間所經歷的一切,是虛空的虛空;我們在地上的家只是暫時居所,永恆的家在天上;至於財富,相信大家在開設離岸戶口時,更深刻體會到它的不確定性,頓悟聖經何以教人要積聚財寶在天上。

如何在不忘情的同時,重新上路,實在需要很多的智慧和調適。然而,只有上帝為我們預備的永恆住處,才是一切安全感的來源和我們情感的歸宿。

絕望人的光

文/黃磊

我想起看過的一部美國電影,一位拳擊女明星被對方偷拳襲擊,導致頸椎斷裂,從此全身癱瘓,靠儀器維持呼吸、心跳和進食。她躺了幾年後失去盼望,不想活了。她用牙齒咬斷舌頭,但被發現後裝上牙套,做了更嚴格的防護措施,她再沒有可能自殺。愛她像對女兒一樣的老教練花盡一切可能來幫助他年輕的學生,甚至去神父那裏懺悔祈求,但只能看着他所愛的人身體和心靈一天天死去。

最後,他帶着注射器偷偷溜進病房,在他學生默許的眼光下,給已經絕望的她注入致命的試劑,使她沒有痛苦地離開人世。這位教練雖然偶爾去天主教堂聚會,為把人帶到血腥的拳擊場而內疚,但他並不認識上帝,也不是基督徒,他以為學生的需要就是恢復健康。試想在這種境況下,有幾個人能不絕望?然而有不少深陷絕症苦難的基督徒,縱然處於在人看來完全絕望的境況,卻因着裏面有耶穌的生命,就在黑暗之中有了亮光,而且不少殘疾基督徒甚至有閃爍耀眼的見證,使身體健康的人都大得鼓勵。

耶穌是無所不能的真神,聖經中記載了很多祂的醫治大能:瞎子立刻看見,癱子當場站立行走,祂能醫治各樣的疾病。「有一個人,病了三十八年。耶穌看見他躺着,知道他病了許久,就問他說:『你要痊癒嗎?』」(約翰福音五4-6)耶穌為甚麼問這句話呢?難道祂不知道這位病了 38 年的癱子想要得醫治嗎?這使我想起耶穌醫治另一位瞎眼的人時所說類似的話。那位坐在城門口整天乞討的瞎子聽說耶穌來了,不顧其他人阻止,大聲呼喊大衛的子孫耶穌可憐他。耶穌就問他:「你要我為你做甚麼?」他說:「主啊,我要能看見。」(參路加福音十八35-41)耶穌知道患者內心的渴望,大可不用問他們就醫治所有的病人,但祂選擇給他們更好的醫治。身體得醫治只能使人暫享幾十年的壽命,但被罪捆綁的靈魂若得釋放卻有永生,認識並相信這位能施神跡的耶穌遠比身體的醫治更為重要。如此,求告耶穌是所有神兒女必須踏出的第一步。「耶穌對他(癱子)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那人立刻痊癒,就拿起褥子來走了。」(約翰福音五8-9)

雖然生活中確實有不少基督徒憑信心禱告,連醫生都放棄治療的人仍能痊癒,但並不是信了耶穌,人生病一求就得了醫治,耶穌要賜給人比身體健康更重要的是永生。有了永生,就有了生命的亮光,死亡不過是一個逗號。

我父親中風在床上躺了一年後,終於能下床走路了,但是右半邊的肢體不能動彈。他如此病了十多年,直到 2011 年 11 月離世。期間他竭盡所能鍛鍊身體,堅持走路,盼望能夠像從前一樣自由行走。最後一年他的病情惡化,睡眠不好,只能坐在輪椅上睡覺。有一段時間他非常失望,有一次對我說:「我是一個沒有用的廢人。」

過去他還沒生病的時候,我通過寫信和打電話給他傳福音,他總是不信,但是生病後就慢慢聽進去了。我從美國回國後第二年他就決志信主,並受了洗。他在不能走路的時候,就天天在輪椅上聽聖經播放機上的講道。離世前,醫院的護士還聽見他做了禱告,說了「阿們」。我父親雖然生前沒有得到醫治,至終不能雙腳走路,但福音卻臨到他,給他絕望的生命帶來希望,耶穌成了他的生命之光。

朋友,也許你正處於傷痛絕望之中,也許你覺得生不如死,但請記住,造你、愛你的主耶穌正注視着你,祂要賜給你希望,點燃你內心的燈。願你得着祂的恩典,從此遠離灰心失望的黑暗之地。

(本文轉載自美國《中信》月刊 2021 年 8 月號第 71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