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輯室
甚麼是信仰
許多人看信仰是對鬼神的膜拜或每星期出席宗教活動,這都不是信仰。信仰是人對世界、對自己所身處的環境和自身的認識。可以這麼說,信仰就是你怎樣理解這個世界和怎樣看待自己,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
一般而言,信仰就是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世界觀是人對世界的整體看法:對世界的本質、關係和事物的認識。例如:世界是怎樣開始和結束?這個世界有主宰嗎?人生觀則是人對人生目的和意義的看法和態度,是世界觀在人生領域的體現。例如:人為甚麼而生?又為甚麼而死?至於價值觀,則是人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標準,是人生觀的表達。例如:甚麼才是最有價值的?我憑甚麼理由作這個選擇?
打個譬喻,志明和英強鬧翻了,英強就此一走了之,欠下志明的五萬元也沒歸還。志明沒有追討英強,他認為友情比金錢重要,這是他的價值觀。他珍惜與英強這份情誼,這是他的人生觀。他自小就有一個信念:舉頭三尺有神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英強的將來,自有神明主宰,這是他的世界觀。
甚麼是基督教信仰
基督教的世界觀認為世界和人類都是上帝創造,屬於上帝的。人在這世界活著,須遵守上帝的吩咐作個好管家,管理好上帝賜給人類的世界。上帝創造人類,並賜予生命,讓人能在樂園裡生活和敬拜祂。
基督教的人生觀與主耶穌基督有密切關連。人因犯罪必須面對懲罰,結局就是死亡。上帝是既慈愛又公義的,祂必須審判不義的罪,也要挽救人脫離罪。於是,上帝差遣獨生子耶穌基督到世上,代替人接受罪的懲罰,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然後在第三天復活,拯救人脫離罪和死的權勢。人只要認罪、悔改、承認耶穌是生命的主,就可得上帝赦罪並賜予永生。
永生的觀念成為基督徒在世上生活的態度。我們的生命是主耶穌救回來的,所以要愛祂、遵從祂的話,時刻更新生命,過愛神愛人的生活,又樂意將這福音與未認識耶穌的人分享,就算生活上遭遇困難,卻相信在上帝裡有盼望。基督信仰最大的價值,不是追求金錢、名譽、地位和權勢,而是榮耀神。使徒保羅說:「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無論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處,乃要求別人的益處。」「無論做甚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哥林多前書十23-24、31)
信仰人生
一位香港年輕人,中學三年級時聽聞泰國有很多人不認識耶穌,就立志長大後去傳福音。唸大學時,更特意修讀冷門的泰語。大學畢業後,在中學教了幾年書,完成了碩士和教育文憑,人人以為他要在教育事業大展拳腳之時,他卻放棄香港的高薪厚職,去了泰國的學校做宣教士。是甚麼信念讓他作出這個人生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