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葉蝶

文/葡萄

遠看是一堆枯葉,隨風微微擺動。然而,突然一個漂亮的圖案緩緩出現了,是一隻蝴蝶在打開翅膀。

原來這是的偽裝,這是造物主給的設計和保護屏障。不起眼的枯葉,看似是生命的終結,而枯葉蝶卻彷彿告訴我們,在適當時候,要向世人展示的美麗。

#「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上帝!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彼得前書一3)。

殊途同歸

文/孫基立

 在慕道班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每個人對基督資訊均有不同感受,且各人信主的契機也不同。有人對耶穌復活的真實歷史感受最深;有人深覺基督信仰的美和善最感動她;有人是在生活遇到危機時發現上帝陪伴的珍貴;有人是看到基督徒的嘉言懿行受到感動,有人是因在回家途中看到夕陽的美景而想到上帝創造萬物的奇妙而歸信上帝;另有人對上帝的認識循序漸進,並沒有驚濤駭浪的經歷…

各人信仰路不一

上帝將尋求的心放在每個人心中,讓這顆種子發芽的條件各人不一。同時,每個人在信仰中遇到的困難也不同,有的是理論性的問題想不通,有的是對一些基督徒的言行非常失望,有的是祈禱沒得回應…

奥古斯丁在《懺悔錄》中詳盡記述其信仰掙扎,在認識上帝之前之後的轉變。小德蘭從小接受了信仰,在修院中度過平靜的一生,她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小小的仁慈犧牲之舉和她在內心世界對上帝仁慈恩典的領悟,給予那被「嚴厲的上帝」神學窒息的時代溫暖和安慰…聖人都有獨特的心路歷程。

倚靠上帝力量

對我來說,基督信仰是由父母傳給我,這是上帝恩典,讓我自小認識。且因中國特別的國情,基督徒的世界雖然外部環境艱難,但相對單純,讓我有一個屬於自己心靈的世界,有真誠的弟兄姊妹彼此幫助、扶持。我在信仰上受到的最大考驗其實是在宗教自由的地方,是當教會和世俗的事務,權力虛榮混在一起,是教會裡的人也不再單純時。這讓我開始懷疑基督徒的世界和它所代表的意義。教會一直是我心靈的家園,當發現這個家不再是我熟悉的地方,人也變得陌生,我的信仰也失去現實依託。

但童年時代一直堅持祈禱的習慣拯救了我,讓我了解不僅要享受上帝的愛,也應和同擔苦難。在世上遇到的困境前所未有,我們豈不也應在這複雜的世界效法,依靠的力量生活,愛每一個不完美的人,同時將盼望帶給每一個遇到的人?

與上帝的國度有分

無論我們出發點在哪裡,其實都邁向同一歸途,耶穌在終點等待我們,我們的一生其實是認識的愛,享受的陪伴,領悟及實踐的教導,等待和相聚的日子。

雖然看不見的身影,但當我們凝視所造的山川湖泊,感受到人們內心世界對的渴求,我們就能隱約瞥見在曠野中跋涉的身影,而十字架的影子也一直投射在我們心裡,讓我們了解的痛苦和犧牲。我們的一生和這些圖像緊密相連,它們給我們的生命賦予了神性的意義,讓我們不僅僅是為了自己而活,也參與上帝的計劃,與的國度有分。

 

不一樣的圖書館員

文/小牛

  若說起圖書館員,可能不少人的腦海裏會浮現一個呆若木雞、坐在服務台前給讀者手上的書本蓋印的人,他們不苟言笑,做事千篇一律,不會靈活變通,更莫說會有幽默感這回事;甚至會覺得這類人的生活多是平平無奇,十年如一日地過活。但當讀完我的故事後,或許會顛覆你這觀念也說不定。

  我是一個八十後的圖書館員,若有人問起我的職業,我總回答:「我是 professional in(專業)執書。」對方的反應多半先是一臉愕然,跟着便一頓大笑。認識我的人會覺得我是個「萬事通」。在上班的地方不知由何時開始,被人冠以「醫師」的稱號;因着我的中性打扮,常被人誤會性別;又因我總能解答同事們使用電腦時遇到的各樣難題,故又常被誤會是理科出身,甚至是 IT 人。總之熟悉我的人在遇到各樣難題時,若我在附近的話,就會衝過來大叫:「Beth,怎麼辦?」然後我就去解決別人遇到的問題。大部分認識的人都會覺得我平易近人和樂於助人,惟聽完我的過去,多會用四個字總結:「多災多難」。

昔日的苦難
  現在的我常給人很親切的感覺,因此大概沒幾人能想像我曾是個不苟言笑,甚至是凶神惡煞的人。我在五歲時已經歷被同學出賣,從小學到中學,我都是被欺凌的對象;在家也不見得怎麼好過,我一直是家庭暴力中的受害者。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意志薄弱的會自殺輕生,離家出走,中途輟學甚至誤入歧途……一點也不足為奇。一直以來,我沒多少朋友,在二十多年的歲月裏,大多是孤獨一人。被出賣被欺凌的經歷令我變得神經質,無時無刻都作好隨時被攻擊的準備,臉上總是掛着凶神惡煞的表情。如非必要,我不會跟人交流對話,過去的我基本上一日都不會說多過五句話。

  曾幾何時,我以為自己的餘生都會這樣度過,只是一切在 2015 年有了極大轉變——我經歷了癌症。這場大病讓我感受到來自上帝的平安,也讓我感受到別人的關心、愛和同行的重要,我人生最重要的轉變就是從這裏開始的。

今日的祝福
  撫心自問,基督信仰對我而言最大的意義是給我從內到外的改變。我的同事說,現在的我跟最初入職時比較,眼神和善多了,也變得較為健談。這是我對身邊人態度上的改變,而內在方面,我認為是心境上的改變。

  記得在初中時學校舉行聖誕崇拜,我聽了信息後便站起來表示相信這位充滿愛的上帝。然而我所經歷的客觀環境並沒有因此而出現太大改變,被欺凌的校園生活仍然持續,或許我已習慣了逆來順受,沒有想過要問上帝為何我要經歷這些苦難。

  可是於今回望,發現過去各種苦難卻恰巧是我今日的祝福。若不是一直在充滿暴力的環境中長大,被迫磨練出一定的自衛能力,我不可能在約七年前的一個早上,被非法入境者在右耳劃了一刀後,仍可全身而退兼且沒有財物損失;如果我沒有經歷癌症,藉以切身感受到同事對我的關心和愛,估計我到現在仍以凶神惡煞的表情示人,也不會在巧合中發現自己在按摩範疇中的特別天賦;我之所以成為別人眼中的「萬事通」,只因從小開始,每次被欺負後,我總是鑽進圖書館的書堆,心情愈差,鑽的書愈深,一頭栽進書堆中上下求索,結果變成今日的「萬事通」。如果沒有接觸基督信仰,大概我內心仍會充滿仇恨,並且冷眼旁觀甚至無視身邊有需要的人。

藉一本書更認識上帝
  讓我經歷這些生命重要改變的契機,是確診癌症的半年前,我遇上了《上帝的混沌理論》這本書。我買書前一般會先讀書介,對該書有基本認識後才確定是否購買,買了後亦只會按序排期閱讀(先買先讀),但這本書卻是個例外,買回家已急不及待地先睹為快。沒想到此書不僅讓我更認識上帝,書中的內容竟成了支撐我闖過「癌關」的信念。而渡過癌關的那段日子,上帝讓我經歷了弟兄姊妹的愛與同行,讓我重新建立了對人的信任;當我發現自己在按摩範疇的特別天賦後,更藉此去紓緩自己和別人身體上的痛楚,也因此獲得「醫師」的稱號。

  驟眼看來我的人生一直處於苦難的逆境中,看不見喜樂和盼望,每時每刻只盤算着怎樣將身邊人給我的傷害減到最低,對一切事情亦只會看到最差的最壞的。如果沒有遇到上帝,我大概一輩子也是這樣痛苦地活下去。然而,愈是活在基督信仰裏,愈能體會到上帝藉着自己過去的經歷來陶造我,使我成長,即使在逆境中仍可以喜樂面對,並且見到祂的祝福。正如聖經說:「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申命記三十三25)

 (何在凡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