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多利蘭花

文/黃剛

一位年邁老人沒精力打理自己溫室裏的植物,就把盆栽送給朋友;既表達對朋友最後的心意,也希望延續他的心血。

我分到五盆加多利蘭花。「這幾株雖然是溫室蘭花,但適應力強,你沒時間打理,會適合你的。」老人說。

問題來,家裏沒有溫室,唯一能安置盆栽的地方是天台,而那裏夏天是暴曬暴雨,冬天是寒流寒風,能在天台生存的植物,是旱地的蘆薈、仙人掌和不知名的雜草野花。温室蘭花能在那裏生存嗎?

為了改善生態,特地騰出一角,上披一張膠網,以遮陽隔熱,把加多利蘭花安置在那裏。開始幾天,我比較虔誠,每天都上天台探望和澆水。眼看蘭花沒有大礙,也就放鬆心情,之後探望漸疏。

一天在冷氣間突然想起好幾天沒有給蘭花澆水。匆忙上去一看,膠網被風吹爛在一旁。蘭花赤裸裸暴曬着艷陽,不少葉片曬成焦灰,株株垂頭喪氣,奄奄一息。

「這回辜負了老人家的心血!」內心焦急着。於是,再搭起網架,希望能救活這可憐的盆栽。有幾株枯萎了,但其他的還有生機。沒幾天,又恢復活力,經過災劫後的蘭花開始適應惡劣的環境。

以後我再幾次的疏忽照顧,也沒造成生態災難。相反蘭花愈來愈矯健,我索性撤去膠網,讓它們與旱地植物比試生命。

一切生命都不可小覷,即使是溫室裏的生命,她也可以展現令人驚歎的生命力。「溫室」只是對生命暫時的形容;她的本質仍是來自造化之主的心思和創意,「萬物是藉着祂造的」(約翰福音一3)。

很多年過去了,那老人也離開了,天台上的加多利多次分株分盆,滋長了半個園子。每到秋涼,那些粗糲的蘭花競放燦爛花朵,有紫有紅,非常壯麗。

本文原刊載於《中信》月刊總701期(2020年9月號)

落葉歸根

文/葡萄籽

這些日子,不少人身邊總有幾個親朋跟你道別,移民他鄉。那天在博物館的展覽中,看到這幾組標題,感到百般滋味,也不免有另類的自我解讀。的確,在時代的轉折中,許多人因着不同原因,飄流各地,在各種相遇中,有人執着於緬懷過去,也有人努力開展新生活。

安全而溫暖的家,誰會不愛?這世上的苦難和波折很多,但聖經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十一28)「在我父的家裏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約翰福音十四2)你願意把生命的重擔,交給在天上為我們預備永恆居所的主耶穌嗎?

本文原刊載於《中信》月刊總718期(2022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