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椅上的新心

CT674000272dpi

何靜嫻

採訪/何在凡 

我想很多人看到為自己「度身訂造」的晚裝、禮服時,定是雀躍不已;但在第一次看見為自己「度身訂造」的專用輪椅時,我那時的心難過極了!因著上帝,雖曾面對失婚之痛,再經歷傷殘之苦,然而,我的心沒有長久沉溺於悲痛中。

 

癱瘓的軀體並不能囚禁我的靈魂,反激發自己踏上精采人生之旅!

 

破碎的心得癒合 

二十年前我因為婚姻失敗,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那段日子常有基督徒勸我信耶穌過新生,我都一一拒絕。我以為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又有足夠的能力照顧兩個兒子,毋須靠耶穌。

 

但不得不承認,無論我做甚麼都揮不去憂傷的情緒,也無法從痛苦的深淵裡爬出來。

 

為了改變命運,我看相、脫痣、拜菩薩……連衣著的顏色也預先琢磨,以求趨吉避凶。可是這些舉措對我毫無幫助,反而增添煩惱,內心更不安寧。

後來一位同事邀我出席她的浸禮,眼看教會裡的人都歡欣雀躍,而我自從與前夫分離就一直活在愁雲慘霧中,這些基督徒發自內心的喜悅令我嚮往不已,於是我開始參加教會的聚會。有位姊妹很關心我,常為我祈禱,又鼓勵我向耶穌說出心底話,因為祂關心人,是我們的朋友。

 

夜深人靜時,我嘗試把心中的鬱結向耶穌傾訴,禱告時落淚不斷;奇妙的是,在過程中深深感受到耶穌明白我,破碎的心因祂的愛而得著安慰與醫治,每次禱告後我都能入睡,感情的傷口逐漸癒合。

 

主耶穌確實聽禱告,從此我把大小困難都交託給祂。我的生活態度漸漸起了變化,願意積極面對生活,不再求死。以往我一直指責前夫,覺得自己無辜,從沒想過在兩個兒子眼中我是否也有不對。我猛然醒覺:他們才是真的無辜!上帝讓我省察到對他們的虧欠,我立刻認罪悔改,求祂帶領人生,並於 2000 年受浸加入教會。

 

起跌高低心嘗盡 

經過祈禱,我決定辭去工作到澳洲進修,前夫也叫我放心讀書,兩個兒子可交給他照顧。我抱著一切重新開始的冀望,於 2001 年出發。翌年 4 月爸媽來探我順道一起旅遊,豈料途中遇上車禍,幸好爸媽只受輕傷,我卻嚴重受創,經過手術搶救終於脫離險境,但全身動彈不得,疼痛不已,我呼喊說:「上帝啊!求祢挪去我的痛楚……」腦海隨即出現耶穌被釘十架的情景,祂向我流淚,明白我所受的苦楚。

 

誠然,對比祂為世人的罪被釘十架的苦,我的實在太渺小了。

 

幸有祂時刻陪伴,與我甘苦與共。爸媽在我留醫期間得到教會的關心和幫助,因感受到基督的愛,雙雙決志信主,實在是不幸中的祝福。

 

我第一次看見那座為我度身訂造的輪椅時,實在難過極了!

喪失自理能力的我頓感喪失尊嚴。

 

留醫四個月後,我被送到復康中心接受物理治療和職業治療。由於不想在個人護理上繼續假手於人,我每天禱告求主幫助可重建自理能力,例如從床上轉移到輪椅上是很費勁的,只靠肩膀運力移動身子很容易會失去平衡而跌倒,所以我切切禱告,求主加力,並賜我不放棄的心,堅持到底。經過一年的艱苦鍛鍊,我終於能夠自理:刷牙洗臉、洗澡、更衣、大小便,下床和上輪椅,從最初需要五個多小時,到只需一半時間,對一個癱瘓的人來說實在是神蹟。

 

離開復康中心時我問上帝:「前面的人生路當如何走?」

 

祂帶領我重回校園,故此我繼續留在澳洲,改讀社工課程,盼能以自身經歷鼓勵有需要的人。我深信所受的苦不是徒然,上帝必用得著。讀社工時發現這門課對自己已大有裨益,因社工必須先懂得幫自己,才能幫助別人。回港後我加入香港傷殘人士體育協會,參與從未接觸過的射擊運動,我靠著主刻苦練習,最終能代表香港參加本地和國際賽事,在十米手槍射擊賽中獲得獎牌。為實踐主耶穌給我的使命,我四出做義工,服務社會。

 

深歷恩典剖心語

 

其實我每時每刻都被疼痛折磨,情緒低落時曾向主訴苦:「上帝啊!我很辛苦!不如祢接我回天家吧!」上帝卻說:「你是否想決定人生,為自己劃上句號。」不!我清楚知道擁有生命主權的是誰,主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約翰福音十四6

 

祂的話一直鼓勵我不畏艱辛地堅持下去,克服一個又一個難關。敬畏上帝的心就是我堅持的基石。我發生意外時男友(現在的丈夫)因看見上帝的慈愛和大能,也因著認識和不認識的基督徒主動關心我們而得著激勵,多年來與我一起到世界各地分享生命故事,鼓勵無數心靈。

 

記得當醫生宣判我永久傷殘時,我第一個念頭是:要繼續活下去!

 

我不知為何車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但我很清楚,二十年前經歷失婚,是上帝親自把我從人生黑洞中拯救出來!從醫學角度人的細胞死了便不能復生;但我的生命得以重生,因有主耶穌在我裡面,我的心靈是自由的,不受殘障的軀體困囿。

 

生老病死逃脫不了,

悲歡離合也難避免,

環境雖沒改變,

但心境可因救主耶穌基督而變得積極!

感謝主賜我一顆新心面對逆境的挑戰,

雖然今天仍要坐輪椅,

我依然活得精采。

 

因確知上帝愛我,所以不但珍惜自己,也樂意鼓勵和幫助他人。希望在病患或困難中的朋友能積極面對人生,只要有上帝在心裡必有出路。

 

 

一步之遙

CT672000272dpi

 

一步,有多遠?就只是雙腿步寬的咫尺?

 

其實人生的每一步,是前或後、是進抑退,可以是差天共地、天人相隔……

 

那日,萬念俱灰、前路茫茫,整個人徹底被現實壓垮;我上到天台,想做傻事解脫,只差一步便釀成大禍,尤幸身旁的女兒緊抱著我,哭叫我不要這樣,後來警察趕至才及時勸阻。沒有踏出這一步固是萬幸,但後來我憑著信心踏出另一步,卻教生命全然扭轉……

 

步履蹣跚人生路

 

回想我差點「行差踏錯」,全因一段破碎婚姻。

 

2003年我在內地與一位喪妻並育有兩名子女的醫生結婚。因內地限制生育,適逢香港放寬入境生育政策,我便來港誕下女兒,然後與她回鄉生活。當時丈夫的孩子視我如仇人,時常吵鬧,弄致家無寧日。丈夫因他們自小喪母而溺愛,我在家中受盡委屈。後來發現繼女染上毒癮,更帶同我的女兒去吸毒場所,為著擔心女兒被帶壞而常與丈夫吵架,終離婚收場。

 

之後我帶著只有三歲的女兒來港生活。因沒有身分證不能工作,母女住在環境惡劣的劏房,積蓄轉眼用罄,食住頓成問題。我憂慮致不能成眠,整日怨天尤人,活在痛苦中。

 

生活壓力和過去的傷痕導致我神經衰弱,健康愈來愈差,更常因心跳急速而進出醫院。社工因我無力照顧女兒,要把孩子交給社會福利署。我極力反對,深恐失去女兒,為此與社工激烈爭論。我深知自己確實無力照顧女兒,見完社工後,感到彷彿沒有明天,才會走上天台差點踏出恨錯難返的錯步。此事引起社會關注,社工終讓步,允許我和一位同鄉合力照顧女兒。然而女兒或被我嚇倒了,自此常感焦慮緊張,需接受心理治療。

 

勇敢踏出信仰路

 

女兒就讀幼稚園的校長得悉我們的困境,就帶我到教會的食物銀行領取糧食,教會中人亦熱心捐助使我渡過難關。

 

牧師說耶穌是人的幫助和倚靠,經歷絕境後的我醒悟到人的脆弱和渺小,漸漸明白為何耶穌要來到世間拯救世人。教會的弟兄姊妹知道我在水深火熱中,紛紛為我祈禱和提供幫助,他們無私的付出讓我真實地感受到耶穌的愛和眷顧。

 

記得有一次教會來探訪時,我驚訝他們買來兩排盒裝朱古力奶,

因當天早上女兒說:「媽媽,你很久沒買朱古力奶給我了。」

豈料即日就收到教會送來的。

 

此外,以前我們住的劏房沒有窗,女兒的氣管漸出問題,咳嗽屢醫不好。後來我向一位相識多年的老街坊,以三千多元租到一個七百呎的房間,那裡窗明几淨,空氣清新,遷入後不久女兒的咳嗽就好了。至於女兒的情緒問題,有社福機構主動上門免費輔導,女兒的情緒也愈來愈穩定,漸漸開朗起來。耶穌基督的愛如細水長流,源源不絕,我實在經歷很多,對祂的信心隨之增長,彷彿得著一顆新心勇敢面對前路。我決定踏出全心全意信靠主耶穌的一步,受洗加入教會。

 

重建新生展新步

 

信主後我按聖經教導生活,遇到困難時學習交託主,漸漸發現內心平靜安穩,不再惶恐。主耶穌亦藉著女兒想念父親,使我反省當初衝動提出離婚,導致女兒失去父愛的遺憾。為彌補對女兒的虧欠,假期時我便帶她回鄉見父親,前夫也間中來港探望我們。

 

聖經說:「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歌羅西書三13感謝主饒恕我的過錯,以往種種我已完全放下,在人生路上重新出發,現在與前夫和他的子女如親人,怨恨全消。

 

我本是個悲觀和容易焦慮的人,遇到困難總會擔憂和逃避!聖經說:「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六34)教會知道我需要成長,便推薦我接受專為新來港婦女信徒而設的「波阿斯領袖培訓課程」。經過一年的學習,教我對人對事都以積極態度面對,靠著主活出喜樂與自信。畢業後我在教會服侍,與牧師一起探訪有需要的家庭。因自己是過來人,明白新來港基層家庭所面對的困難,我很樂意與他們同行。

 

之前我生存只為女兒,現在知道生命最重要是有主耶穌同在, 

女兒重要,家庭重要,親近主更重要。

 

信主後我依然遇到生活上的難處,不同的是,現在我充滿信心,因有主耶穌同行每一步。

ccmFB_CT672_20180507

(何在凡採訪,經編輯整理)

 

 

時代的挑戰

CT6710272dpi

文/劉進圖

香港近年社會撕裂帶來的挑戰,相信每個人都有切身感受,不論在同一個家庭、同一個朋友圈子、同一間公司、同一間教會,都可能因為對時局、對世事的看法不同,深深影響人際關係。

  • 就個人觀察,社會撕裂的因素有四方面: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而我們可怎樣面對這時代挑戰,則以我個人遇襲後的反思來分享。

 

社會為何撕裂?

 

一、政治因素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社會已有政治意見分歧,卻沒有現在這樣撕裂。九七回歸後,基本法生效,其中有一個政治目標:1997 2007 年,定下立法會直選議席比例、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等。既有共同政治日程,所以政治爭拗沒有演變成難以彌補的鴻溝。

2014年,一國兩制白皮書公布,人大決定普選行政長官要先由北京通過一千二百人的選舉委員會揀選候選人,選好才給香港一人一票去選。

 

政制發展終極藍圖首現,引發「真普選」的爭論,更演變成巨大的政治撕裂。

 

政制的決策制度由此失去共同點,失去彼此尊重和制約。這些年來,因失卻政制發展的共同目標而引發的紛爭、撕裂,在掉失對話基礎下,實難以彌補。

 

二、經濟因素

貧富懸殊不是今天才有的問題,過去香港社會的流動性高,即使在清貧家庭長大,只要努力進修,畢業後找到好工,假以時日都能脫貧,置業安居,改善生活。但如今由於地價、樓價、租金高昂,令置業階梯斷了。年輕人即使有專業工作,也未必能在結婚時置業。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移民潮,造就了留港年輕人有晉升中層或高層職位的機會,而今天的年輕人卻因有眾多資深職員在上層,難有晉升。即使出來創業,因租金高昂,縱有再好的主意、手藝,也不敵租金壓力。

 

由於經濟向上流動的空間收窄,有產階級跟無產階級之間的鴻溝拉遠,難以逾越。

 

三、社會因素

香港從來就是個移民社會,不同年代都有大批不同的移民來港,亦有很多港人移民到外國。過去的移民大多是難民背景,彼此守望相助,同舟共濟,不會互相排擠。

今天香港仍有很多入境和出境的移民,但很多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心態改變了,覺得外來移民滲入自己的生活空間,搶佔經濟資源,製造了很多不文明的社會問題,因此不再包容,產生排擠、歧視、辱罵,甚至動手。

 

過去幾年,內地人來港引發的社會矛盾與撕裂與日俱增,同舟共濟的精神不復存在。

 

四、文化因素

我在新聞媒體工作二十多年,大部分時間香港還有主流媒體,大家縱有不同政治立場和社會背景,但接收的新聞資訊大同小異。現在網絡社交媒體普及,已不再是主流媒體年代,人們會透過臉書、WhatsApp 等接收新聞,更有年輕人只看朋友分享的資訊。

 

2014 年雨傘運動開始,刪除不同意見人士的情況在社交網絡上頻頻出現,

 

造成年輕人群組只圍攏同一政治立場的人,只聽到一種聲音,形成了很多偏見而不自知,亦與其他群組難以溝通,進入「一言堂」、「回音谷」的信息年代。

 

從遇襲到開審

 

該以怎樣的態度面對社會撕裂的局面?

「因祂使我們和睦(原文是因祂是我們的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以弗所書二14上帝藉著耶穌基督釘十字架廢掉冤仇,使人與上帝得以和好。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就能尋求改變人與人的關係。

 

我的個人經歷正體驗了這個真理。

 

2014 2 月,上班途中遇襲重傷,住了五個月醫院,心情卻相對平靜,全是上帝的恩典。親友和醫護人員用愛心包圍我,太太更封鎖資訊,不讓我看所有與案有關的報導,以免刺激我,我是全香港知道自己的新聞資訊最少的人。在醫院早晚忙著配合醫生及物理治療師制定的康復療程,沒空理會外面的事,心境反得平靜。

 

2015 年夏,考驗開始。那時案件開審,我要出庭作供,面對兩個疑犯。證人欄跟犯人欄距離甚近,那會是我第一次近距離看著傷害我的人。疑犯是從我背後施襲,我抬頭時只見他們迅速跳上電單車逃走的背影。審訊那天,我要仔細重溫遇襲的每個細節,所以審訊日子臨近時,壓力甚大。

 

做了數十年基督徒,卻不曉得怎樣為這事祈禱,

 

想了很久,我向上帝禱求兩件事。第一,願真理的聖靈,在法庭的房間運行,讓公義得到彰顯。第二,我走入法庭時,求耶穌基督與我一同進去,否則我不知道能否面對壓力,面對襲擊、傷害我的人。

 

學習原諒

作供時,我心情平靜,雖有壓力且疲倦,審訊也消耗精神,但心裡仍有平安,我清楚知道耶穌基督在那裡。

 

我不單看到犯人欄的兩位被告,還見到耶穌基督。兩位被告固然有錯,應受制裁,但我們也同樣會犯錯,同樣得罪上帝,有傷害其他人的時候,需要基督的寬恕、憐憫,

 

而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用自己流的血,代替了我們應該承受的代價。面對這位為我捨身在十架上的基督,我知道我的罪已經得赦,祂是一位愛我、為我犧牲的上帝。面對這樣的上帝,我問自己一個問題:面對那兩個傷害、得罪我的人,在完成法律審訊,公義得到彰顯,犯人受到應有制裁後,我會否原諒他們?按照常理,我可以選擇不原諒,但我看見犯人時,耶穌基督也在,而我知道祂希望我饒恕,正如祂饒恕我一樣。

 

審訊結束,我面對傳媒採訪時,公開對所有人說,我原諒了那兩個人,

 

唯一原因是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廢掉冤仇。這不是一個古老文本上學到的道理,而是我真實的經歷。

 

廢掉冤仇

「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祂在我右邊,我便不致搖動。」(詩篇十六8)當社會撕裂出現,不論在電視鏡頭上,或真實生活場景中;當你見到有些人的意識形態跟你差異甚大,甚或有些人說話很討人厭,就將耶穌基督擺在面前,試著跟自己說:「耶穌基督在這裡。」不論基督是審判他或拯救他,祂會定奪一切。

 

「十字架廢掉冤仇」,甚麼是冤仇呢?就是對立、撕裂、鴻溝。

 

如果你意會到自己跟上帝有這樣的鴻溝、這樣的對立;跟其他人有這樣的鴻溝、這樣的敵對,請你記起,惟有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能廢掉冤仇。我鼓勵大家要記著十字架的信息,就是廢掉冤仇。

ccmFB_CT671_20180329

(本文是劉進圖先生在本會與中國基督教播道會迦南道真堂及基督教恩臨堂合辦的新蒲崗福音午餐會的分享,內容經整理。)

 

 

人生的改變

CT6710372dpi

文/李熾明

我曾問上帝:「現在家庭經濟狀況終得改善,且愈來愈好,但太太卻不能好好享受。為何祢對她這樣不公平?」我甚至求上帝,若患重疾的太太終無法康復,請現在就帶她離去,不要讓她再受折磨。

太太已漸口齒不清,說話模糊,別人難以理解。感恩我仍能聽懂她說話的大部分,甚至成了她的翻譯。

 

一次,太太無論如何努力表達,我還是聽不明白,太太控制不了情緒,向我發脾氣,我亦很生氣地反駁。

 

但在禱告中,上帝教導我要更細心照顧和愛護太太,要學懂處處包容和體諒她。經反思後,我深感太太是被病魔折磨才這樣的,除向她道歉,更沒再發一句怨言

 

改變前的我

讀者會否以為我想跟大家說,我是這樣一個聽上帝說話又體貼太太的信徒?當然不是!

 

我本是一個自我中心、只相信自己和運氣的無神論者。一切改變,全因滿有恩典的上帝。

 

我跟太太在 1991 年認識,當時她是一名基督徒。因工作關係,我只能在星期日放假,她為了愛情,放棄了星期日參加教會的聚會。

我們於 1993 年結婚,並到南韓度蜜月。期間,太太突然發燒發冷,被送到急症室,發現泌尿系統出了問題,影響排泄。回港後,情況一直反覆,時好時壞。跟著,她懷孕了。

太太因身體抱病,患上產前抑鬱,情緒更影響病情。臨盆在即,她竟激動地跟醫生說,要放棄腹中女兒;幸好女兒終能順利出生。

往後數年,香港經濟下滑,我的建築生意大跌,加上不懂理財、花費大、甚至有賭博惡習,家庭經濟陷入困境。太太也一直飽受情緒病及泌尿系統疾病折磨,整個家變得雞犬不寧。我的性格亦變得暴躁,愛發怨言,甚至牢記讓我陷入困境的人和事。

 

不再抗拒信仰

2001 年,我家遷居天水圍,女兒在基督教小學就讀;太太開始重返教會。

 

然而,我仍十分抗拒信仰,認為世界上只有自己最可靠。

 

只是在太太不斷遊說下,才抱著陪伴和應酬的心態,偶爾參與教會聚會。

期間,透過不同牧者的講道,我對信仰的抗拒竟慢慢消失,更頻繁地參與聚會。2005 5 7 日,教會舉行音樂佈道會,當講員最後問:「有人願意接受主耶穌成為生命的主嗎?」突然心中有一意念「我為何一直不願相信呢?上帝已等我很久了。」於是我表示願意相信主耶穌。曾多次向我傳福音的太太,頓時感動落淚。

信主後,我從暴躁如雷慢慢變得溫和,以往常發怨言,現卻默默為主服侍。同時,家裡經濟狀況亦漸趨穩健,如今我已能原諒昔日令我陷入經濟困難的人,不對誰懷恨。

 

生活雖風平浪靜,但太太身體卻愈來愈差。

 

先是泌尿系統情況每況愈下,然後情緒出現問題要看精神科,接著因聽覺要看耳科,甚至走路開始不能平衡。我漸意識到問題並不簡單。

到了 2012 年,太太經過多番檢查後,證實患上遺傳性的腦病變——白質皮層病變。成因是大腦和小腦之間一些細胞受破壞或潰爛,病徵像中風和腦退化一樣。不幸的是,醫學界至今還未能找到治癒方法。

 

全力照顧家庭

CT6710372dpiB

作者(左)及太太

太太漸漸失去活動能力,要以輪椅代步;泌尿系統的疾病也趨惡化,膀胱退化收縮,容量減少,排泄次數倍增,卻不能自行排泄。我每天在職場勞碌,晚上回家後,仍要全力照顧太太。每晚凌晨一時及四時,我都要協助太太放小便。每天只有數小時睡眠。

對我來說,生命的改變,全因上帝的教導、憐憫;人生的改變,全因上帝的帶領、施恩。感恩上帝賜我能力,可毫無怨言地照顧家庭。我深深體會到,是上帝與我同行,從沒讓我孤單面對。

我不知道上帝會否改變太太的病情、何時讓太太回天家,但教導我與太太要勇於面對自己的人生,珍惜與對方相處的時間,一天比一天更依靠

 

因上帝的賜福,永遠比苦難多。

 

ccmFB_CT671_20180315

 

 

能吃的福氣

CT669_02_72dpi

/張純

原來一息尚存,可以吞嚥進食,不是必然!幸福不是必然!我看到天父差遣了很多天使在周圍幫助我:丈夫默默守在身旁,照顧無微不至;女兒、家人、朋友伸手相助;教會牧者、弟兄姊妹的祈禱…一切一切都不是必然!

我內心無限感恩,若不是耶和華上帝憐憫我,豈能在此數算的恩典呢!

 

遽然劇變

2015 年聖誕節,我和丈夫還有教會的朋友,懷著興奮的心情,踏上「舌尖上的潮」。行程第二天,我們參觀當地景物後,便到處覓食,邊吃邊走,邊走邊吃各式潮州美食。飽餐後開心遊逛,卻在這時,突然感到頭痛不已。我向來生活作息定時,健康狀況良好,還以為只是舟車勞頓,塗些藥膏、歇歇便沒事,從沒想過這一刻的頭痛卻是大病先兆:在這短短五分鐘內,我出現嘔吐、拉肚子,口齒不清和四肢無力;頃刻間,更失去意識,陷入昏迷。但感恩附近便是汕頭大型、並設有腦科的醫院。

12 27 日晚,兩個女兒已由香港趕至汕頭,她們料想不到一個平日照顧家庭的母親,首次離開兒女,只是參加短短的三天旅程,卻變成這樣子!遽然變故帶來巨大的打擊,特別是她們正各自忙著應付中學文憑試(DSE)和演奏級鋼琴試。終於,她們忍不住淚水,出病房門口痛哭,為我的治療及往後的日子感到焦慮如、徬徨無助,只有默默祈禱求天父救媽媽。

經電腦掃瞄後,發現是我小腦出血,影響平衡,腦內更有腫脹及出水,故在四日內緊急進行了兩次腦部手術,在頭顱鑽一小洞,引入導管抽出積水。手術期間我仍處於昏迷狀態,丈夫在手術室外切切地祈禱,呼求我們所信靠的上帝,醫治命懸一線軟弱無力的妻子。

 

百死一生

第一次手術後,病況仍不樂觀,出現缺氧、心律不正、血壓升等情況,生命危在旦夕。由於肺內積痰,醫護人員要為我插喉抽痰,人雖昏迷,身體的痛苦卻反映在自然反應的表情及動作上。丈夫在旁看著瘦骨嶙峋的我,更覺痛苦難耐,身心均疲倦不堪。

第二次開腦手術歷時六小時。迷糊間,我彷彿看見已逝世親人在身旁飄過。我昏迷了整整一星期才醒來。蘇醒後有非常強烈的感覺是上帝救了我!再經過一星期的治療,終可拔除喉管。

 

此時我雖然說話不清,

但因感到上帝的大能,

就不住地勸身邊的人信耶穌。

 

我在汕頭的醫院繼續接受一連串檢查及物理治療,情況稍為穩定後,便立即返回香港繼續治療。我明白康復的路不易走,但我經歷上帝的大能後,也就繼續靠賜予的智慧,喜樂地在醫院度過每一天。我努力練習簡單如吞嚥等活動能力,醫護人員都驚訝我的信心和能耐。

 

我為自己在突然面對無法預計的生命變故以先,就已相信耶穌,以致突變來襲時,可以依靠賜予的信心和醫治,整個家庭經歷上帝的扶持和幫助,最終可以走過艱難而感恩!我深信上帝在掌管,就算面對不可知的未來,又何須懼怕呢?

 

翌年 9 月,我按時到伊利沙伯醫院覆診,原以為只是例行檢查,沒想到腦科顧問張醫生竟然要我考慮再次接受開腦手術!手術需時六至七小時,留院約一個月,原因是腦內仍有小量畸形血管,必須進行開腦手術,以徹底清除後患。然而,醫生總不會保證手術沒有風險的!我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嚇一跳,但深知道上帝是身心靈的醫治者,一切掌握在手中,就爽快接受了醫生的建議。

 

張口頌揚 

手術當天,清晨起來,我向天父祈禱:「上帝啊!我將三位腦科醫生、麻醉科醫生、各醫療人員交給祢,求祢賜予智慧,讓他們醫治我,我將生命完完全全交予祢,因祢是全能的大醫生、我的救贖主。」

正如聖經說:

「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指示他當選擇的道路。」

(詩篇二十五12

祈禱後,我感到平靜安穩,知道誰賜予並掌管我的生命。

 

手術前,醫護人員細心探問我的心情,我如實告知並不害怕,因為上帝憐憫我,與我同在。手術完成,我醒來睜開眼睛,心中只有感謝生命的主,能有一口氣,全是上帝的恩典。

 

翌日,我已可拔走喉管,自行進食狀食物。隔一天已由加護病房轉至普通病房,當日下午更在護士陪同下自由行動!然而,手術後仍有很多問題需要耐心面對,最痛苦的莫過於抽痰及抽唾液的過程。只是仍然很感恩,康復進展良好。

我深知道要康復,必須進食,吸收營養,感謝上帝賜我有胃口、能進食的福氣!我要求護士安排正常飯餐,就連宵夜也不放過,牛奶麵包統統吃下,希望體力恢復過來。經醫生評估,身體狀況進展良好,驗血報告也正常,終於在 10 28 日回家休養。

我現在能如常在家做飯、煲湯,照顧家人飲食,又怎能閉口不言,怎能述說上帝給我如此的福分呢?朋友,不論你是臥病在床、感到困苦、傷心或失意,又或是生活在平淡穩妥中,我都鼓勵你認識並相信那創造萬物的主,因愛你們,願意陪你走過人生每一步。

ccmFB_CT669_20180131

 

 

 

 

醫治.釋放.新生

文/子澄

曾被大綁、注射針藥、吃藥後難以張開眼睛的我,被家人認定是「撞邪」。其實,「躁狂抑鬱症」是我所患疾病的名稱;「精神病人」卻是自我標籤。自卑的我,被這標籤壓得心靈傷痕纍纍。然而,上帝的恩慈領我脫離被情緒支配的命運,得著罪獲赦免的醫治,並參與服侍人的工作。 繼續閱讀

鬥志如鋼與病抗

文/尹文深

當你在人生長廊上行走了一段日子,在生命軌道上碰上了好些人物,或會發現「福無重至,禍不單行」不僅是《老夫子》漫畫的常用標題,更是不少朋友或自身生命寫照。然而,這或只是故事的開端;故事的結局,還看你怎樣回應……試想,若你忽然中風,全身不遂,你會怎辦?若同時患上肺癌,命不久矣,又會如何?中風遇上肺癌,何堪之苦?人生至此,你會放棄嗎?常人多不想活下去了!家人又怎樣是好? 繼續閱讀

找回心靈的健康

文/陳勇堅

我小時候並沒吸收甚麼營養,甚至熬壞了身體。

新蒲崗的街道我一點也不陌生,自小學開始,就在五芳街做童工幫補家計——從早到晚、晚到早工作,下班後就上學,放學後就去工廠,甚至通宵達旦工作。當時我很少吃水果、喝牛奶,小六後就沒怎麼長高;長大了,才驚覺營養對發育的重要。 繼續閱讀

突破人生虛空

文/俞仰敏

家母曾是基督徒,替當時尚在母腹的我,取了個含有「仰望神」意思的名字——仰敏。我從小就在基督教學校讀書,上教會主日學。

可是,唸中學時,老師說世上沒有神!母親那時也離開了教會,還去算命看相求福,使我對信仰感到十分迷惘。聖經說:「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出埃及記二十3)那時我根本不明白上帝的公義,心想基督教未免太霸道了。 繼續閱讀

祂擦乾我的眼淚

文/梁文麗

我是一位母親,經歷過懷孕的歡欣、胎兒肺積水的噩耗、成功抽肺水的興奮、復發時的惶恐,情緒變化就像過山車般,折磨著我,卻同時引領我認識這位創造天地的上帝,得著救恩。 繼續閱讀

徹底的新生命

2016年,作者興奮擁抱受洗跟隨主耶穌的太太。

 

文/王超象

我是王超象,自小在屋邨長大。中三時誤交損友,輟學加入黑社會,因學「神打」招惹邪靈上身,種下後患。2011年患上末期肝癌,在徬徨絕路中蒙主保守,手術得以成功。頑疾雖未根治,在身體漸見康復時,因感激上帝拯救大愛,決志受洗歸主,並開心快樂地與人分享上帝對我生命的祝福(註)。 繼續閱讀

同行最後最美的一段

ct656_hk_5

文/黃李淑賢

我和丈夫學燊均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在這裡成長、受教育、工作、邂逅。1979年我倆共諧連理,翌年喜獲一女兒。1990年舉家移民新西蘭,夫妻二人各謀一職,踏踏實實過著平淡安靜的生活,女兒亦乖乖成長,一切是那麼美好! 繼續閱讀

永恆的「救生圈」

ct655_hk_3_96dpi

文/張淇殷

兩個「救生圈」
我自小是個內向被動、沒主見和缺乏安全感的人,因此父親常為我排難解困,一直是我的「救生圈」。長大後,我遇上人生第二個「救生圈」:在一次慈善活動我認識了建德,當時他是見習醫生,個性開朗主動,見多識廣,能給我安全感,我倆交往幾年後結婚。建德很有自信,從讀書到工作,及至與友人合夥開診所都在他計劃之內,命運猶如在他手中,與他一起我不用愁甚麼,因有他為我打點一切。 繼續閱讀

即或不然的信心

ct654_hk_1

文/池淑華

病中的痛苦叫我學懂憐憫,若沒這種切身感受, 恐怕我不懂安慰別人。

信心的路究竟是怎樣行的?遇到逆境,你會與神討價還價抑或埋怨神?在聖經舊約中,但以理和他的三個朋友在火窰面前卻有著一種即或不然的信心:將一切全然交給神,由祂掌權,由祂帶領,不論任何光景也欣然接受(參但以理書三18)。 繼續閱讀

一場大病,一家蘇醒

ct653_hk_1_96

文/陳凱彤

急症突襲
中二下學期,一次感冒改寫了我的一生。我自小算是強壯,那次卻病了整整一星期。看了幾次醫生也毫無幫助,吞下的藥物、食物、水全都吐出來。有天,我的意識漸變模糊,身體乏力,不斷冒冷汗。「去急症室吧!」我忽然冒起了這個念頭。 繼續閱讀

贏在人生的方向 從保良局到神的家

CT653_HK_3

文/張美田

今年7月我離開保良局滿四十年,深深體會到贏在人生的方向,比贏在人生的起跑線更重要。

為甚麼?因贏在人生起跑線,未必使人到達終點:先父是典型贏在人生起跑線,卻輸在人生方向的「二世祖」,四十八歲離世時,遺下一家三口孤兒寡婦的破碎家庭,由我媽獨力承擔!相反,我正是一位輸在人生起跑線,卻贏在人生方向的天父女兒! 繼續閱讀

無懼逆風,奮力抗癌!

CT652_01

文/江善彤

「信耶穌,人生係咪會一帆風順?如果唔係,我點解要信?」以前,聽到這類問題,我總覺得備受挑戰,不知道該怎樣回答才稱得上完滿。況且,我只是個「學生妹」,別人一句「我食鹽多過你食米!」或「我有咩風浪未見過?」已令我語塞。現在,我卻可挺起胸膛,用親身經歷,用我的生命回應他們。 繼續閱讀

人有限,神無限

文/懷秋

生之奇蹟
JK能活下來已是神蹟。人縱有限,凡倚靠神的,卻能經歷祂的無限。

JK才出生便被緊急送進瑪麗醫院深切治療部:心漏且心臟方向倒轉;不能自行呼吸;腦和肺積水;腸外露。醫生對孩子的媽說:「孩子可能是智障,如需搶救,救還是不救?」信主的媽媽在驚惶失措之際,聽見有聲音說:「怎能不救?是我揀選了你,你要做個好媽媽,好好照顧他,好好管教他。」遂立刻回答:「救,一定要救。」醫生要媽媽再考慮。「不需再考慮。我會是個好媽媽。」隨即,JK全身插滿醫療儀器……兩個月後,終可首度回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