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我信

CT685000572dpi

文/張達明

 

我信

 

我在大學畢業那年暑假開始接觸基督信仰,數月後決志信耶穌。回望過去三十二年,上帝透過很多不同的經歷,讓我反思所信。我也真切經驗到聖經的啟示:上帝很愛我們每一個人。人生路途上會經歷許多事情,其中當然有不開心,甚至是不願意面對的事。聖經說「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羅馬書八28

 

我體會到上帝的心意是要建立我們的品格;關注的不是我所做的是否有成就,關注「我」這個人,希望我們能與有密切的關係。

 

信主後我仍然有很多失敗和軟弱,我看見自己的不足,做不到上帝希望我做的事,這是近十年以來體會最深刻的。

 

但上帝讓我清晰明白,接納我這個罪人,不僅僅在我決定接受耶穌為救主、將生命交給掌管的一刻,而是一生的。因為我的生命仍然有很多問題,需要耶穌來更新改變。

 

上帝明知我未能完全達到的要求,但愛我,差耶穌基督來幫助我,以的義代替我的不義(參彼得前書三18)。在基督的救恩裡,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參加拉書二20),這是我很深的感受。雖然我仍有很多不足,但當我接受耶穌時,上帝就看我如同的兒子,愛我,讓基督活在我裡面幫助我。

 

我思

 

畢業後我在律師行工作,後來在香港大學教書,也參與公共事務,遇上不少持不同意見的人。我在信仰思考中希望能成為和平之子,成為不同意見人士之間的橋樑,讓雙方有對話的機會。我期望彼此縱然看法不同,也可以在互信的基礎上溝通、相互理解和尊重、找出定位;特別在信仰群體裡,更渴望能持守「以仁愛寬容消弭紛爭」、「以謙卑憐憫擁抱公義」、「以聆聽對話建立共識」的信仰態度。

 

每個人都有自己看不見的盲點,就算彼此有對立面,也應嘗試開放交流。在信仰群體中更要基於上帝的愛,衝破隔閡,避免築起失去互信的牆。我相信上帝賜予我們的更新生命,可以幫助我們在惡劣處境中,有不一樣的回應。即使未能立時有互相信任的溝通,在我的經驗中也曾遇上艱難時刻,需要勇敢面對友善的環境。

 

然而,信念的堅持並非外在的得失,甚至是制度的改變,而是人心的改變;正如上帝看重我們的內在品格。因為,縱使人們改變了制度,內裡的不義卻沒有改變,敗壞的人心仍會操控制度,不公不義依然存在。

 

我曾看見不少年輕人付出勇氣主動聽取反對者的聲音,無懼受辱被駡,仍堅持對話、尊重溝通,不放棄所期待的人心改變。

 

我最近在看聖經的出埃及記。摩西要求法老讓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法老斷然拒絕,而後上帝降下十災。這段歷史敍述中,有一個很重要並重複的描述:「但耶和華任憑法老的心剛硬,不聽從摩西和亞倫,正如耶和華對摩西所說的。」(出埃及記九12,《和合本修訂版》)無論摩西在法老面前說了甚麼,行了怎樣的大神跡,都改變不了法老的心。在第十神跡出現前,法老仍是心硬。

 

如此艱難的處境,人很容易感到無力,會問:「公義是甚麼?」

 

上帝的心意很特別,曾多次向摩西預告,法老不會答允他的要求,但摩西必須繼續做上帝要他做的事。

 

這是我一直在思考和學習的。

 

持定所信所思

 

出埃及的故事給我很大啟發:不要放棄。即使困境不變,我們卻可以擴闊心靈空間,就是無需期望所做的事必定有果效,而是確信上帝掌權。

 

因此,繼續說應說的話,繼續做應做的事;抱持盼望去期待上帝展示的計劃,那關乎我的、眾人的;關乎社會的、世界的計劃。

 

我們身處歷史進程時,會不明白上帝為何安置人在看不見出路的處境裡。

 

就如以色列人出埃及前的四百年是奴隸階級,了無出路;

 

又如耶穌道成肉身臨到人間前,亡國多年的以色列人,在羅馬政府的管治和壓迫下,失去救贖的盼望;

 

甚至小百姓中的施洗約翰在出生前,他的母親以利沙伯禱告多年求子,卻一無所出,長久苦候的她,儘管禱告,但已放棄生育的希望,以為上帝不會聽她了。

 

上帝真的很奇妙,我們無法知悉歷史的進展,甚麼事要發生,甚麼事不會發生。我心裡清楚確定的只有一事:我們的上帝是掌權的王,顧念我們、看重我們。這信念幫助我在困境中能跳出怨憤仇恨。

 

為所信付出

 

要跳出憤怨並不容易,特別在憤恨難平,傷口未之時。

 

在這些艱難時刻,我學習憑著信念,步步堅持相信上帝的愛顧和恩典,從而建立堅韌的生命,持守關懷與愛,消弭仇恨,勇敢付出的品格。

 

上帝創造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每個人要怎樣回應在其生命中遇到的處境,自有上帝對其生命底心意的引導,所以我不認為所有人都要有一樣的回應。每個人都需要自我省思、尋求上帝,看看此時此刻上帝期望「我」這個角色要承擔些甚麼,因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角色,在整體上才能互相配合。身為信徒,心態上更要靠著上帝,帶著愛與關懷,剔除憤怨。

 

信徒看見不公義的事而感到憤怒是正常的,這是上帝給予信徒對罪的觸覺。

 

但我們要將憤怒轉化,選擇靠著上帝寬容面對,不讓憤怒演變成仇恨和罪惡纏擾我們。

 

這是信仰賦予我們在面對不義時,勇敢選擇以善寬容處之的自由。

ccmFB_CT685_20190925

(本文是張達明律師在本會與中國基督教播道會迦南道真堂及基督教恩臨堂合辦的新蒲崗福音午餐會的分享,內容經整理。)

 

 

情緒急救員

CT679000372dpi

採訪及整理/思懷

 

人非草木,誰屬無情?

 

香港人出名愛拚打天下,但有幾人能打開心窗,誠實面對自己的問題?傾訴總在夜深,但夜闌靜,問誰有共鳴?特別人生臨危機,情緒波動,不懂表達、處理內心情感,積壓良久,情緒氾濫時,湧上心頭最是難受。

 

沙灘、泳池有救生員當值,救急扶危。

 

恩澤則充當「情緒急救員」,為來電求助者施行「急救」,引導他們傾吐心聲,紓緩情緒;否則情緒崩塌,後果不堪設想……

 

經歷輔導人生

 

恩澤在接聽求助電話的過程中,曾遇上同是天涯淪落人,讓他彷彿看見當年的自己:

 

那年他陷入人生低谷,被公司開除,事業挫折重重,更與女友分手,飽嘗失業失戀之痛。追求錢途是他當時的人生目標,但諸事不順,頓覺人生失去盼望和意義,萬念俱灰,遂萌輕生念頭。因不懂表達內心鬱結,經常亂擲物件,宣泄內心怒氣和不滿……他在回想時也感挺恐怖可怕!

 

好友見恩澤憔悴面容,建議他找心理輔導幫忙。他對此全無認識,但別無出路下,鼓起勇氣一試。

 

這是他人生第一次跟陌生人盡訴心中情,之後接受長期輔導,心結才慢慢一個一個解開。

 

真誠同感「深心聽」

 

恩澤自感今天竟當起「情緒急救員」,有點諷刺,像是負傷的醫治者,感同身受,別有一番滋味。

 

每當求助者來電,他的心情不期然緊張,因知對方人生正處危機,有難處卻無人可分擔,情緒超負面,瀕臨崩潰邊緣。卻不知對方是怎樣子的故事,又無從猜測,故他會嘗試把握時機,盡力急救,讓對方能抒發鬱結,疏導惡劣情緒。

 

求助者都是正遭受不同形式及強度人生危機衝擊的人,內心猶如地震後引發的海嘯,頃刻被情緒這滔天巨浪淹蓋自己的價值,愈想愈灰,捲到海底。此是關鍵時刻,他們最需要一雙真誠聆聽的耳朵,而不是冷冰冰的解決方案或理性建議。「深心聽」(deep heart listening),即用心聆聽對方深層的內心,給予適切的關愛。用心聆聽比嘴巴講理重要,營造自然空間,讓對方道出內心感受,紓緩紊亂情緒,渡過危機。

 

恩澤的急救箱就是一顆願意「深心聽」的心靈。

 

基督的愛激勵我

 

恩澤當「情緒急救員」須先克服心魔——勇敢面對和處理自己破碎的過去:「我因有信仰力量支持,上帝藉著輔導員和聖經教導,助我跨越人生危機,重建我的價值觀和人生意義,自己有了新生命,才能承托別人的生命。」

 

恩澤非常喜歡聖經哥林多後書五章1415節的經文:「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並且祂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

 

他說:「這正好是我的寫照。我曾飽受情緒困擾之苦,親身經歷接受輔導急救情緒,體會適時的『深心聽』何等寶貴,如雪中送炭。

 

所以今天能在上帝的愛激勵下,靠著祂站起來,並懷報恩的心和藉著基督的愛,去服侍這群朋友,盼望能陪伴他們渡過難關,我也藉急救情緒的服侍為上帝而活。」

 

都市心靈多孤寂

 

經歷多次情緒急救服侍,聽過許多朋友真誠真實的故事,恩澤別懷感觸:「香港雖為國際大都會,城市脈搏急速,各方面水平高、效率快,但這個城市卻患病了!人情味淡了許多,鮮有人願意停下手上的事,一聽情緒困擾者的心聲,扶他們一把。

 

假如這個城市能有更多人願意『深心聽』,施予愛心、耐性、細心的聆聽空間,我想很多社會慘劇均能避免。近年『情緒海嘯』噬人,屢屢侵襲人心,皆源於都市的孤寂、心靈的荒蕪乾涸……」

 

都市心聲向誰訴?情緒急救深心聽。

 

人皆需要生命支持系統(Life Support System),你願意如恩澤的忠告,多留心受情緒困擾的朋友,敏銳他們的需要,施予「深心聽」,成為他們的生命支持系統嗎?

 

多一份深度聆聽,少一些冷漠對待,就能驅走內心黑夜,讓晴空再現,社會就不一樣了。

 

感謝耶穌,每時每刻都樂意「深心聽」我們的禱告:「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上帝)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希伯來書四16

 

「深心聽」六項小建議(也適用於朋友間交談)

 

 傾

 談

 前

 準

 備

(1)

先考慮自己當下的狀態是否合適「深心聽」,有時對方的問題可能很複雜,超出自己的承載力,此時可向對方說 :「我未必完全明白你遇到的問題,但希望你會找到出路。」先表達關心,然後鼓勵對方尋求合適的專業援助。

(2)

要有心理準備,接近對方的時候可能會遭拒絕,但不用太自責,可能對方未準備好,這不是最適當的時機表達關懷。

(3)

對方基於對你的信任而跟你傾訴,故此你也必須尊重對方的私隱,承諾保守祕密。

 與

 對

 方

 傾

 談

 時

(4)

就算不認同對方的說話和想法,請不要理論,只管聆聽。留心對方的語調、聲線或背景聲音,多用開放式問題,例如:「你好像因為……而不開心,是不是?」「當發生那件事時,你覺得怎樣?」儘量讓對方傾吐心曲便可。

(5)

不要打斷對方說話,專心聆聽,給予對方足夠的傾訴空間,嘗試感受對方的感受。適時作簡單回應:「嗯,明白這樣的情況會好辛苦。」「發生這樣的事真的很不開心。」

(6)

緊記對方正面臨情緒困擾,甚或崩潰,很需要別人聆聽、陪伴,可給予正面鼓勵:「多謝你對我的信任,坦白道出內心的困擾,這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付出很大勇氣。」

 

ccmFB_CT679_20190704

 

枯樹重生果滿枝

CT681000372dpi

文/林海新

明天,有多遠?對活在苟延殘喘的身軀內、被黑暗包圍著的我,壓根兒似是觸不可及的遙遠。然而,在我以為生命走到盡頭時,竟遇上天使,從此踏上不一樣的人生路。

 

毒海浮沉

十四歲那年媽媽安排我偷渡來港,希望我在這裡能出人頭地,改善窘困的家境。可惜我誤入歧途,在香港未滿一年就加入黑社會,從此作惡不斷,人說「趁火打劫」,我是放火搶劫,又販賣毒品,犯案纍纍,曾被通緝,是監獄的常客。

 

在那二十多年裡我被毒品蹂躪得不似人形,連媽媽也厭惡我,不肯相見。我心裡盡是苦毒、無恥、敗壞、怨恨……後來患上精神病要接受治療。

 

因打白粉針過度,人體四條主動脈中,三條相繼出現血管瘤。2004 8 月初做第二次切除血管瘤手術時,我以為自己已走到人生盡頭。

 

沒想到在醫院裡遇到兩個影響我一生的人——李德勝弟兄和麥院牧。

 

絕處逢生

李弟兄是醫院的員工,我們素未謀面,他一見我劈頭就說:

「我知道你是吸毒的,你想不想改變?」

當時心想:「既然你知我是吸毒的,應該清楚『有頭髮誰想做癩痢』呢?」

我無奈地答:「當然想,可惜沒有辦法。」

豈料他指著自己說:「有辦法!我就是人板。過去我跟你一樣,但今天我成何等樣人,只因耶穌改變了我。你信耶穌啦!聖經說:『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五17)」然後把上帝如何改變他和他的家一一述說。

 

聽後我開始心動,希望能像他一樣重新做人,有尊嚴地活著。

 

翌日他介紹麥院牧探我,麥院牧給我讀聖經,並講述她丈夫的改變,原來她丈夫是以前在油麻地吸毒的黑社會哥頭,花名叫「紅衫仔」,我心想連紅衫仔也可改變真是奇蹟!所以這信仰很吸引我。之後麥院牧常來關心並為我祈禱,令我十分感動。

過去我曾被強制或自願戒毒二十多次都不成功,因此擔心一旦出院又會重蹈覆轍。於是告訴麥院牧,我想試試福音戒毒,她就把我轉介到基督教新生協會戒毒村。不經不覺我在村裡度過了七八個月,算是戒了毒癮,但對基督信仰沒有追求的心。

記得第二次放假外出,因已戒掉毒癮,就滿心歡喜去見女友,才發現她已離我而去。

 

在極度失落難受下,我再以毒品麻醉自己,之後回到戒毒村,

 

有位職員一眼就看出我剛嗦過毒品藍精靈,隨即拿一面鏡子給我,說:「看看你自己。」然後轉身而去。我望著鏡裡的自己,那感覺實在畢生難忘,終於明白「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約翰福音十六8的感覺。那刻我真的痛悔了,呼喊說:「耶穌呀!求祢幫助我!惟獨靠祢才能勝過毒癮!」

 

我更立志一生跟隨主。從那天起我用心讀聖經、祈禱,每次聚會都全情投入,專心學習。靠著上帝我不但徹底戒除毒癮,連困擾多年的精神病也康復了。

 

耶穌是出路

有一次在聽道時上帝呼召我:「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

 

我本是毫無盼望的罪人,上帝不但拯救我,賜下新生命,還願意使用,要我去幫助同樣受毒品折磨、精神病困擾的人。

 

那刻我激動淌淚,並懇求主看顧我的媽媽,以致我可無後顧之憂把生命獻上全為主用。在戒毒村受洗歸入基督後,我邊做邊學,靠著主加我力量,一直從事福音戒毒、酗酒、嗜賭、精神病患等的復康工作至今已十年多了,期間見證一個又一個看似無望的生命得到重生,他們亦願意回饋社會,幫助有需要的人。

 

曾有一位美國紐約唐人街的江湖大佬被聯邦警察驅逐出境,染了多年毒癮的他輾轉來到我們中心戒毒,當時他因受冰毒影響產生幻聽、幻覺,揮刀斬我的手掌和脖子,重創下我險些喪命。事後我沒怪責他,還視手掌和脖子那兩道疤痕是上帝在我身上留下的榮耀記號,並繼續關懷扶持他,助他戒除毒癮,

 

加上弟兄姊妹的不離不棄,讓他體會到基督的愛而深受感動,悔改後更服侍主。他的改變影響了很多人願意信靠耶穌過新生。

我因著耶穌而得到重生,不但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也建立了福音復康機構,從事成癮者(吸毒、嗜賭、酗酒)和精神病患者的康復事工。我還得到媽媽和弟妹們的重新接納與尊重,最重要是知道人生的意義,就是遵行上帝給我的使命。信靠祂的人必得著力量面對一切,因為耶穌基督就是人生種種問題和困難的出路。

ccmFB_CT681_20190426